庆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11:18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张文智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文化旅游

  本报庆阳讯(记者 张文智) 庆阳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优先方向,积极培育,大力扶持,紧紧围绕资源功能布局、景区提质扩容、产业深度融合、产品丰富完善四个方面,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景区开发,全力夯实产业基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市有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14处,其中4A级3处;共有旅行社23家;有星级旅游饭店11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达237家;全市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6.5万人;旅游演艺企业93家;旅游汽车公司1家。

  近年来,庆阳市以创建“红色旅游大市”为目标,重点建设了南梁红色小镇、南梁革命纪念馆和延安干部管理学院南梁大凤川教学点等一批景区景点,景区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景区层次得到提升,打造了一批高质量、叫得响的精品红色旅游景区。值得一提的是,南梁红色景区已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20个大景区中唯一的红色旅游大景区。以打造“岐黄故里、养生圣地”品牌为目标,突出庆城岐黄中医药养生文化名城、西峰岐黄文化产业生态示范园、岐黄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全市中药材生态产业示范基地等“一城一园一址三基地”建设,使庆阳岐黄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依托农耕文化遗存,庆阳市各县(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建成了庆阳农耕文化产业园、宁县古豳国农耕文化博览园和西峰农耕文化产业传承保护展示等基地;西峰区依托城市中心举办赏花节会、宁县依托高效农业采摘、正宁依托彩叶苗木、庆城县依托养生小镇建设,形成了一批以赏花观景、休闲采摘、农家餐饮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效果凸显。今年以来,庆阳市在建专业旅游村(旅游扶贫试点村)达12个,新建农家乐40多户。此外,市旅游局还为镇原县屯字镇闫沟村、环县八珠乡八珠塬村、环县洪德镇新集子村3个贫困村共争取专项资金30万元。截至目前,该市共成功举办5届“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全国农耕文化学术研讨会。

  同时,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庆阳将香包、刺绣、剪纸、皮影作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大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环县道情皮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庆阳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陇东窑洞营造技艺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立了香包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美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联手研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产品,并免费提供给文化企业和生产农户当样本,为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持续研发民俗文化产品300多件。截至目前,庆阳市创建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设立非遗传习所42个,768名非遗传承人已成为全市民俗文化产业的领军人才。连续举办15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民俗产品的年销售额均达1亿元以上。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