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管,有钱挣,没风险”

时间:2018年04月17日 09:46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通讯员 梅金娟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报道

“有人管,有钱挣,没风险”

——华池专业合作社成农民脱贫致富大平台

  本报通讯员 梅金娟

  “有人管,有钱挣,还没风险!”4月13日,笔者在华池县阜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时,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张清堂高兴地这样对笔者说:“合作社才是咱贫困户最靠谱的脱贫办法!”

  张清堂是华池县柔远镇城关村的贫困户,今年51岁,家里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8月份,他加入阜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里28户贫困户中的一员。“一个月2600,管吃管住。”张清堂向笔者介绍自己的工作:“每天负责铡草和喂料,比起种地和打零工,清闲得很。”今年3月份,张清堂与合作社签了协议,成了合作社的员工,除了年底2.36%的分红,还增加了一份可观而稳定的务工收入。

  去年8月注册成立的华池县阜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投资156万元,目前建成2040平方米棚圈,并购置了全部生产设备,1060平方米的草棚正在建设中,并已投放毛驴200头。据合作社理事杨学章介绍,依托有稳定销售渠道和成熟养殖经验的宏富亿养殖有限公司,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的方式,争取世行项目扶持资金402万元,公司资源、土地折股量化为32户合作社社员股金。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有效地规避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的风险,通过带动养殖产业和收益分红实现贫困户、贫困村脱贫。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

  “把钱投给合作社,让合作社里的养殖大户带着势单力薄的贫困户发展养殖,避免了贫困户因为缺乏技术与劳动力而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华池县扶贫办主任赵玉晖告诉笔者:“相比原来为贫困户投羊等一次性投放的扶贫方式,加入合作社既保证了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也保证了贫困户有长足的发展、稳定的收入。”

  与张清堂参与合作社的方式不同,社员范有兴则一边在家务农,一边种草养驴。“家里种了几十亩苜蓿,养了2头毛驴。”范有兴介绍,种的苜蓿,除了家里养的毛驴吃,剩下的全部卖给合作社。每个月合作社技术人员都会上门检查毛驴养殖情况,最后毛驴也卖给合作社。范有兴家里的情况与张清堂相似,也是城关村里40户贫困户之一,因为要伺候老人,不能外出务工,但卖草卖驴,加上合作社分红,一年下来的收入比张清堂还多。

  在阜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公室的墙上,《合作社章程》《社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应俱全。杨学章介绍说,县扶贫办作为“世行项目”本地执行监管单位,为合作社配备了指导员,在指导员的指导下,合作社的运营更加规范化。县畜牧局工作人员每个月都会派技术人员上门做防疫工作指导,今年年初,还曾组织合作社的养殖大户前往外地学习最新养殖技术。

  合作社理事长杨如驰接受笔者采访时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目前200头毛驴的收益计算,年底收入除去公益金和公积金,按照纯利润的85%分红,预计每位社员至少可以分红4000元左右。当毛驴养殖规模达到600头左右时,每位社员每年至少可以分红4万元左右。

  之所以选择养殖毛驴,杨如驰介绍,陇东毛驴体型匀称、性情温驯、肉质鲜美,驴皮出胶率高,一直受到阿胶集团的青睐,而且不易生病,养殖风险较低。目前,合作社已经与阿胶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销售渠道畅通,养殖基本上没有风险。

  在全县,依托“世行项目”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16个,今年新建的就有13个。《华池县2018年精准脱贫春季攻坚行动方案》中显示,6月30日之前,华池县将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500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占贫困户总数的54%。

  近年来,通过参股经营、抱团发展、贫困户认领代养、合作社集中代养、大户带小户等多种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技术支持上效果显著,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华池县脱贫致富大平台。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