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谷感受扶贫的力量

时间:2018年05月10日 09:5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缑玉明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本报记者 缑玉明

  远离家乡的游子,大多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又爱又恨的很复杂的心情:别人说你的家乡不好的时候,心里就很不舒服;而当自己谈起家乡的时候,又往往有很多抱怨,如观念跟不上、发展缓慢、办事效率低等等。去甘谷采访前,身边就有甘谷籍朋友这样评价过甘谷。几天采访下来,记者理解了他们的心情,他们不是抱怨,只是希望家乡发展再快一些、再好一些。因为,在甘谷当地,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一位“傻傻”的退伍老兵

  第一天到达甘谷,已是中午12点多了。匆匆忙忙安排好住宿、吃完饭,快两点了。由于提前定好的采访点离县城比较远,来回都得近三个小时,担心留给采访的时间不够,所以宣传部的同志建议先去近一点的磐安镇,看一看宏润塬有机苹果种植示范园。

  这是一个引进以色列技术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成以后浇水、施肥、采摘等全是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而且可以通过水肥控制果树的产量和果实的大小,听着好神奇。这也是一个农村“三变”示范项目,占地大半个山坡1500多亩,可惠及三个村的群众。

  投资人张文泉说,在山区搞农业项目,投资大、见效慢。自己是一个退伍军人,当初有朋友建议他一起到山东去做这个项目,他拒绝了,就想为家乡做点事。现在去山东的朋友已经开始收益了,而自己这边投进去了1800多万元,还仅仅是个雏形,朋友们都笑他傻。不过他不后悔,也不着急,一定要认认真真打造一个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的项目。

  不敢坐摩托车的驻村书记

  第二天的采访地点是丁家沟脱贫车间。说是距县城28公里,但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特别是从山顶到村里这段路,弯弯绕绕,盘旋而下,很不好走。不过村子很美,有水泥路、太阳能路灯、漂亮的广场,在大山深处看到这么一个村庄,真的出乎意料。

  脱贫车间投资者张维林,是一位回乡创业者,先后获“全国创业之星”“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甘肃省金牌劳务经纪人”等殊荣。他刚开始只做劳务输转,给打工者介绍工作,后来增加了技能培训,让打工者掌握技能后去打工,再后来还把南方的服装企业引进到了甘谷,人们不出甘谷就能打工。这次则直接把车间设到了村里,让村民在家门口打工,当地农民确实受益不小。

  把张维林请来办脱贫车间的是省社科联驻丁家沟村第一书记康忠芳。她常住村里,去乡政府和县上办事,一般是搭便车,包括摩托车。家里人说坐摩托车不安全,她就不敢再坐了。有次要去乡政府,没便车,就步行了两个多小时。不过为村里办事、争取项目她胆子很大,下雪后组织村民扫雪,给村民联系技术培训、联系脱贫车间、电商项目,啥事都敢干。听到今年后半年她就要回兰州,有村民眼泪都出来了。

  回去的路上,我们几个人讨论张维林投资这个车间的目的,作为一个商人,他应该是赚钱的,但为什么把车间要建在一个这么远的村子呢,运输成本高,也不方便。最后的结论是,他是真心要帮助群众脱贫。

  又是那辆绿色小轿车

  接下来的两天,采访的都是离县城比较远的贫困村,沟门村、中庄村、中岔村。扶贫工作进行到攻坚阶段,剩下的贫困村大抵都是这样,交通不便,条件差。不过能感觉到,驻村干部和村民都很积极,对脱贫都很有决心,每到一个村,都能见到培训的场面。而且每次都能看见一辆绿色的小轿车,那是甘谷世扬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高世扬的车。宣传部的同志说,高世扬做事特别认真,明明一个电话就可以让村干部统计清楚村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培训,但他一定要亲自去了解、协调,确定了培训项目安排老师、专家去上课就行了,但他还是不放心,坚持到现场盯着。每天这样来回奔波,为了搞好培训,他确实够拼的。

  质朴的村民和“爱管闲事”的宣传干部

  4月19日,白天的采访结束后,按照计划,记者当晚住到丁家沟村村民家里。吃完晚饭,已是晚上9点多,康忠芳还在写材料,等了十几分钟。这期间有4、5个妇女一直在村委会转悠,一问才知道,她们担心康书记一个人晚上加班会害怕,所以经常来给她做伴。

  最后住在了村民丁海胜家里。丁大哥不善言谈,聊着聊着就无话可说,他就一个劲地让烟、递水果。怕影响他休息,11点睡觉。

  连续几天,都是早上9点准时和宣传部的同志汇合出去采访,碰上饭点在村民家里吃饭,完了继续采访。中午没休息过,晚上回到宾馆几乎都9点多了,整理一下采访内容就快12点了,欠了不少瞌睡。宣传部的两位同志也应该和我一样吧,真是辛苦他们了。

  第二天被丁大哥的咳嗽声叫醒,一看时间,五点钟。吃完早餐跟着丁大哥去地里。中午回来才发现,丁大哥家里从屋子到院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真是一个勤快的家庭。

  中午在丁大哥家吃饭,康书记也来了。吃饭期间,康书记说差点漏了最重要的一个信息,不仅丁家沟,还有好几个村的脱贫车间,都是宣传部副部长王慧敏给牵线联系的,她经常下乡采访,对村里和企业的情况都很熟悉,所以促成了这事,要不是她,或许就不会有脱贫车间。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