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村易地安置展新颜

时间:2018年05月10日 10:12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通讯员 严艳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陇原经济

  本报通讯员 严艳

  武都区角弓镇半山村地处城区以西30公里处的半山干旱地区,海拔1400多米,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13户1314人。10年前的“5·12”特大地震导致半山村大量房屋倒塌,交通、供电、供水设施严重受损,一眼望去遍地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转眼间,十年时间过去了,看着眼前整齐的房屋、宽敞的街道以及广场上健身的村民,使人难以将眼前这一片祥和安逸的景象和当时满目疮痍的场景联系起来。

  村民高建春今年26岁,“5·12”灾后重建前全家居住在半山村旧庄,家中共有土木房屋7间,由于受交通和地理条件的约束,生活、出行、教育、饮水、就医等十分困难。“5·12”地震导致他家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居住,生活十分困难。“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个危难时刻,国家决定给予灾区群众户均2万元重建补助资金和2万元贷款,用于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在角弓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高建春家在半山村下坝修建了2层小楼,目前他家室内电器、家具一应俱全,更有太阳能热水器、煤气灶等过去农村很少见到的用具。

  高建春介绍,搬下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路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活动室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茶余饭后广场上还有好多跳广场舞的妇女,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眼前的场景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日益强大的祖国,我相信我们所有人都会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搬到这么好的地方,想不到!咱们原来的村就在半山腰,地震后山体滑坡严重,不能就地重建了。原来是把东西往山上运,很是费劲,而现在是把山上的东西往下拉,轻松。”半山村村民高张蛙说。

  而在重建前,村民还曾对这种易地安置抱有抵触:新环境能不能适应,山上的地还怎么去种。但随着迁入新居,他们发现这些顾虑根本就是多余的。

  地震后的这10年,半山村紧紧围绕“产业强村、特色富民”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基地”模式,建立百亩改良花椒示范基地一处,发展会员5名,培育花椒技术人员20人。成立村级“1688”电商网店一家,全村花椒基地面积达1000余亩,2017年花椒产量2万斤,产值120万元。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