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走进新时代

时间:2018年05月15日 09:09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李成侠缑玉明本报通讯员谭顺兰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甘肃新闻

砥砺前行走进新时代

——银光集团创新发展纪实

银光集团PVC生产线

银光集团TDI生产线

银光集团产品生产线

  本报记者李成侠缑玉明本报通讯员谭顺兰

  近年来,按照兵器工业集团和北化集团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银光集团又先后接管了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北方红光化工有限公司,形成了由白银本部含能公司、聚银公司、三泰公司、襄阳分部东方公司、宜宾分部红光公司等10家分子公司组成的跨地域、跨行业运行新格局。

  对于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企业来说,如何在新时代实现转型发展,银光集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银光集团借助白银市经济转型战略,发挥多年来在硝化、氢化、光化等方面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与技术优势,以TDI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生态环境相融性的系列产品,形成了硝化、氢化、光化和高分子类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截至2017年底,银光集团资产总额达63亿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军民融合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骨干企业、含能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银光”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五一”,银光集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该企业首次获此殊荣。

  力推精益管理发动创新引擎

  银光集团近年来全面推进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将精益管理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逐步完善“全方位、多维度、看改善、定绩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以经营指标,特别是以利润指标为主的考核方式,逐步搭建起“单位分类、人员分层、业绩分级、考核对标、薪酬对位”的绩效考核模式,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原材料成本较上年降低0.81%,原材料同比节约1870万元,产品能耗同比节约2112万元。

  在含能材料产品技术创新方面,董事长程仕鹏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说:“银光集团要全力推动落实国家层面系统解决含能材料行业问题的政策措施,争取在部分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银光集团紧跟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需求,建成了多条中试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进行新型含能材料产品研究,多种含能材料产品批量应用于我国国防和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已取得科技成果100多项。

  企业曾荣获中国航天突出贡献供应商称号,天宫一号、神舟九号、长征二号F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物资供应商荣誉奖牌;现拥有有效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

  银光集团为了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努力打造“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只唯能力”的用人机制,调动各级技术人员主动参与竞争,亮本领,显手艺,激发员工创造力,使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升。2017年,企业新产品贡献率32%,民品新产品贡献率36.5%,技术创新节创价值3500余万元。

  2017年8月30日,银光集团含能材料数字化车间通用模型综合标准化与试验验证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企业含能材料生产线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打造数字化工厂,一直是银光人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正在一点点成为现实。企业以“立足创新、深化应用”为切入点,在生产执行制造层面,建设MES系统,完成生产线1.4万点数据的实时采集,实现了管理层面和车间层面生产相关数据的应用。

  以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体系贯标为突破口,在建立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兵器工业集团首批4家完成“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之一、甘肃省首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016年,获甘肃省工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对接先进技术引智借脑发展

  银光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银光科技团队。企业始终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理念,积极实施“引智借脑”工程,打造科研战略联盟,加强院企、校企合作力度,紧跟国防需求,充分发挥联合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努力使其成为助推创新创效的“孵化器”。

  以“银光人”为傲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树森是银光集团的科技顾问,常驻企业指导开展科研攻关。作为含能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带领创新团队开展的101产品先进制造工艺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突破关键技术,部分成果已应用于生产线。企业在此项目研究基础上,建成了101备份生产线。

  像陈树森这样的技术顾问,银光集团先后聘请了10位。2017年,银光集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炸药领域开拓者、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为科技专家。这是该集团引进高端领军人才的又一硕果。

  企业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形成了关联度紧密的研发集群和高能钝感单质含能产品合成工艺、混合含能产品配方、分析测试先进方法、工程工艺优化等创新团队,集纳100余名外部教授专家与企业合作,并为每名技术负责人配备10人以上的技术骨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预研项目,不仅推动了我国含能材料研究进程,还为企业长足发展了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企业与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先后建立联合实验室,分别开展不同内容的研究项目,结合企业的工程化优势,拓展了含能产品研究领域和层次。利用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和前沿信息资源,开展合作研发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建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利用率高的“三高”科研发展模式。近年来,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科研项目150余项。

  在与北京理工大学深度合作中,为企业培养工程硕士100余人,成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已有3名博士后完成工作站任务并顺利出站。

  不仅如此,银光集团还加快创新合作机制,吸引相关企业在周边建设原材料生产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以现有年产500吨硅氧烷PC试验装置为切入点,在完成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建设年产5000吨的硅氧烷PC装置,并进行生产装置柔性调整,实现了多品种特种PC的生产能力。

  厚植产业优势发展循环经济

  2017年以来,银光集团开发M-XDI(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等高价值的异氰酸酯产品,建设以M-XDI为核心的百吨级光气化柔性线,为光气化产品多元化研发提供中试平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按照国家“保军转民,寓军于民”的产业调整方针,银光集团从国外引进技术建设了一条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线,填补了国内TDI产业的空白,通过改扩建产量可达每年10万吨。围绕TDI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先后建成了18万吨DNT、10万吨氯碱、12万吨PVC等生产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被甘肃省列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示范单位。这一产业布局,带动了周边20多家企业发展,实现年产值100余亿元,同时也使企业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向“以军为本、以民为主”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的转型升级。

  企业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军工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民品产业,拥有硝化、光化、氢化等特种化工核心技术和TDI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生产品种最多、产能最大的含能材料生产、科研企业,被认定为甘肃省含能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甘肃省第一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在目前生产的160余种含能产品中,其中60余个品种为国内独有。

  银光集团在推动生产经营发展的同时,近10年来,每年投资1100余万元用于绿化美化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戈壁沙漠地带工矿企业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研究开发了一整套污水处理工艺,并不断改进,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将处理达标后的生产和生活废水用于绿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每年可节约生消水100万吨。投资3.93亿元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建成以来,每年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硫酸1800余吨,氮氧化物200余吨,回收合格水5万余吨,其中2万多吨回用于生产。实施了废水厌氧池改造项目、锅炉烟尘改造项目等27项环措项目,先后投入1.1亿元实施污染物治理。

  释放改革红利共享改革成果

  银光集团精准推进各项改革,将原来的15个职能部门整合为13个,进一步厘清了与分公司的管理层级。深化“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三项制度”改革,使银光集团焕发出更多活力。

  加大对不适应现岗位领导人员的组织调整力度,对中层管理人员实施年度绩效评价管理,按照经营业绩考核、民主测评、干部互评、领导考核、组织考核五个部分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调整、任免、薪酬兑现的重要依据,并按照不低于中层管理人员职数的3%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设置明确的管理红线,对违反红线规定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严格问责。

  对骨干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考核结果按照人员总数的10%进行动态调整。实行绩效分类分级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真正实现优秀者晋升、末位者淘汰,有力推动了各类人才比实绩、赛作为。近年来,有5名员工荣获全国技术能手、5名员工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0名员工荣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一批技术精湛、善于解决生产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和工匠脱颖而出。

  连续两年员工工资总额较上年增长15%,这是银光集团坚持效益和改善度决定薪酬分配,员工收入与单位效益、个人贡献双挂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的结果。企业还将工资分配向骨干人才、科技人员、生产一线倾斜,年度内发放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管理创新奖励约1100万元,占工资总额的2%。

  伴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大幅改善,银光集团员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银光集团多渠道建立员工成长平台和通道,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2017年,员工提交合理化建议4.3万余条,节创价值3600余万元;今年前4月,员工提交合理化建议1.4万余条,节创价值320余万元。

编辑:郝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