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现身说法 贫困户拜师求教

时间:2018年05月18日 09:10 来源:新华社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甘肃临夏“两户见面会”:

脱贫户现身说法 贫困户拜师求教

  新华社兰州5月17日电 “脱了贫的都是关系户吗?”“晒着日头也能拿扶贫款?”“赔了钱谁能帮着还?”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两户见面会”上,脱贫户现身说法,鲜活的例子摆在眼前,贫困户拜师求教,从“要我富”逐渐转变为“我要富”。

  5月的关家川乡白家沟村日头正好,白春玉脚下生风一路小跑到村委会,“师父”朱自社吃完午饭也从几公里外的杓家村赶了来。他俩下午得在村委会的大喇叭里传授养牛经验,乡亲们早早就提来小板凳占位置。

  白春玉2014年被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8口人,山地里种的粮食刚够吃,靠着外出打工一年收入一万元左右。“身体不好又要照顾家里,就尝试养兔子,瘟病一来手足无措,3天里80只兔子剩了8只。”白春玉说。

  赔了个底朝天,白春玉便心生惧意,甚至想过就把贫困户的“帽子”一直戴下去,“反正穷的不止自己一家,总得有人管。”转机从2017年6月开始,看望杓家村生病的姐姐时,外甥告诉他,有个叫朱自社的人靠养牛挣了钱,而且在村里的大会上传授经验。

  白春玉外甥说的“大会”就是积石山县推广的“两户见面会”。“两户见面会”将贫困户和脱贫户聚在一起,通过当面交流,打消了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也调动起了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正在被化解。

  关家川乡党委书记董国胜说,过去干部们去老百姓家里讲脱贫,很多群众内心的疑虑很多,但“两户见面会”上脱贫户算着自己的收入账,其他人就开始动心。“如果认为耳听为虚,大家可以互留联系方式,会后去对方家里眼见为实。”

  连着上门三次请教,观察了一年,看到朱自社的牛从3头变成6头,白春玉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借着村里建养殖场的机遇,白春玉发动身边的贫困户,共同养了17头牛。“没有朱自社的经验,我自己也不会下定决心养牛。”白春玉说,“尽管现在养牛事业刚刚起步,但我对生活又有了盼头。”

  积石山县委书记马正业说,老百姓先要在“精气神”上脱贫,2016年推广的“村民知情大会”,让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然后干部群众一起商量干什么、怎么干。在此基础上,2017年开展的“两户见面会”又解决了群众脱贫的顾虑,激发了群众自身的内生动力。

  心里敞亮了,干劲鼓起来了,脱贫攻坚也就会有实实在在的效果。2017年积石山县脱贫3535户共16911人,年底时全县贫困面从年初的19.34%下降到了12.2%。

  现在,“两户见面会”又升级为干部说政策、法官说法律,群众说问题、诉怨气;同时抓“控辍保学”、抓政策落实、抓群众急难需怨问题的“三说三抓”活动。“要让干部群众一起为脱贫努力,也要让农村综合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马正业说。

编辑:关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