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40年】吃的变迁

时间:2018年06月21日 09:35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苏海琴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从吃饱到吃文化

2007年,兰州牛肉面售价为一碗2.5元。

随着餐饮服务日趋多元化,餐厅已不只是吃饭的地方,也是大众休闲、娱乐的好所在。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王亚蓓摄

  本报记者苏海琴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需求。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文化。舌尖上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家庭一代人的生活变迁,也折射出了改革开放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红利。

  无票寸步难行

  6月9日,阳光明媚,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走向幸福美满的婚姻殿堂。

  婚宴结束时,李秀娥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两个塑料袋,把饭桌上吃剩的鸡肉、鸭肉和虾装进白色的袋子,把包子、馒头等一些主食装进另一个袋子。之后,她又向服务员要来两个饭盒,打包其余的剩饭剩菜。

  “倒掉怪可惜的,拿回去够我吃两三顿了。”李秀娥说,她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那个年代由于食品、物资匮乏,大伙都吃大锅饭,白萝卜面糊汤是一日三餐中的主要饭食,偶尔也会根据人头发放玉米面发糕,“一块发糕全家人切开吃,也只能是尝尝而已,根本吃不饱。”

  围绕“吃”,关于那个年代的回忆多半都是苦涩的。李秀娥告诉记者,分产到户之后,社员虽然不再到社里吃“大锅饭”,可以在家做饭了,但家里没有食材,只能用野菜、杂粮充饥。家里条件稍微好些的,一个月还可以吃上一两次高粱面,可高粱性热,吃多了就会出现便秘。后来国家发放有救济粮,根据人头分配给社员,有高粱、红薯、豌豆面,也是在那个时候,她自己才第一次尝到了红薯的香甜。

  “不是有粮票吗?”“有,但粮票只给干部和工人发,农村社员没有。要想购买粮食还得想办法搞到粮票。”提起粮票,李秀娥直言,在实行计划经济很长的一段岁月里,当时买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并且都是限量供应,“真的是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在李的记忆里,有一次她来省城办事,由于身上没有粮票,被餐馆老板拒之门外,只好饿着肚子回家。

  “那个年代,物品并不丰富,各种商品凭票供应,并到指定的门市部排队购买。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较清贫,大多数老百姓的饭菜基本上是以粗粮、白菜、萝卜为主,购买商品每人有定量,如果不节省着吃,还有断顿的时候。由于食品、物资匮乏,各类面额的票证承载着全家人的全部生机,即便手中有票,也得精打细算过日子。”李秀娥说,逢年过节,拥挤嘈杂排着长队购物的“长蛇阵”是供应点的一大景观,为了买到食物,大伙经常天不亮就去排队,晚了就买不上了,往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年过60岁的沈建强说,从他记事起,用“太穷”“太苦”来描述当时的境况一点都不夸张。家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什么便宜吃什么,红薯和豆渣很吃香,豆渣蒸馒头,红薯蒸着吃,“到现在我吃红薯胃里就反酸。”

  “想吃就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样的日子在40年前想都不敢想。”抚今追昔,兰州市民陈小亮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记得她童年的时候,左邻右舍各家的日子过得都挺不容易,尤其像他们这样家里男孩子多的家庭,孩子饭量大,月底揭不开锅是常有的事。父母经常会在胳膊下边“夹”个碗去村上挨家挨户敲门“借粮”,等家里有粮食了再还给人家,有时还得多还些,不然下次不好借。就这样,有时走好几家还都借不到粮食。

  “有一次,家里来了个亲戚,到饭点了,奶奶让我妈进厨房给客人做饭,当时家里一粒米都没有,只有一大缸凉水,母亲只好一直‘吧嗒吧嗒’拉着没有生火的风箱,直到客人走饭都没办法上桌。”陈小亮说,由于亲戚不知实情,便生气地离开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商品经济逐渐繁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老百姓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玉米面、红薯面条稀饭和窝窝头成为多数人一日三餐的主食。然而,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解决了温饱。

  过节才会吃顿饺子

  谈起吃的变化,80后的白婷依旧对小时候一个鸡蛋换来的冰棍的味道念念不忘,“农民家庭钱财很紧张,上小学那会儿小卖部里可以用一个鸡蛋换一根冰棍,于是我和妹妹每天中午回家就看看鸡窝里有没有鸡蛋。”

  在白婷的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初家里基本没有买过蔬菜,春天吃着自家菜园里的韭菜、小白菜、小萝卜,种土豆时剜掉种芽剩余的那部分煮熟撒点盐算是改善生活,偶尔大人们上地归来时采的野菜就算是一顿美味。秋天挖的洋芋存进地窖里,用粮食从种白菜的人家换购的白菜也存进地窖,然后一个冬天每餐都在白菜和洋芋的混搭中度过,“吃多了白菜和洋芋,现在还对那个味道很反感。”白婷告诉记者。

  “印象中,小时候最期盼的是过年,不止因为热闹、穿新衣,最主要的是过年可以稍微满足一下味蕾对肉的极度需求。”白婷回忆着以前过年的感受。那时农村大多数人家养猪、鸡、羊,但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很少有人舍得自己吃,往往是鸡、猪、羊养到差不多大就卖钱,完了供孩子读书。

  70后雷欣荣说,他们小时候零食少的可怜,最美味的零食就是爆米花,每当村上有来爆爆米花的,孩子们都会从家里带上玉米粒去爆,伴随一声巨响爆米花出锅,孩子们蜂拥去抢掉在地上的爆米花,感觉挺开心。

  相对来说,1982年出生的柳斌杰就幸运多了。“当时刚刚解决温饱,我们家日子算稍微过得去。”柳斌杰说,他们家每年过年都会杀头猪,一年四季吃臊子面,平时韭菜、洋芋从未少过。

  改革开放后,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已从追求温饱向营养健康科学转变。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温耀禹回忆说,他小的时候,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物质相对比较匮乏,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甚至代替了粮食,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包顿饺子或吃个肉。偶尔有重要的客人,会安排杀个鸡来招待。平时早上上学,他只带一块粗粮干馍充当早餐,大多数时候家里人多,做的馍馍少,想带都没有;中午回家也只能吃一碗简单的面;晚上一般只有粥和粗粮主食,大多时候没有什么菜。尤其是在农村和中小型城市,餐桌上平时只有一个菜,比如萝卜或白菜或土豆。一年四季,只有秋季自家的苹果熟了可以吃点苹果,其他季节根本吃不上水果。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经济条件慢慢好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孩子们吃个冰棍、方便面不再眼馋或奢望,过节吃顿肉不再成期盼,而且量上也是敞开了肚皮吃个够。

  “如今反季节蔬菜、瓜果走上了餐桌,即使在农村,人们也会买一些南方菜来改善生活。”白婷说,现在家里的冰箱里存了很多雪糕,吃的蔬菜丰富多样,鸡鸭鱼肉成为餐桌上的常见菜,生活条件好了,想吃啥就吃啥,但感觉似乎变了,对于过去那种味道越来越怀念,大概是那时吃得太简单,味蕾对很多食物有着强烈追求而又不容易满足的缘故吧。

  “当时觉得花生太好吃了,可现在怎么都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了。”今年37岁的李萌说,她小的时候,有一年春节跟随拜年队伍去拜年,别人给她一小把炒花生,放进嘴里酥酥的、香香的,都舍不得下咽,“现在家里买回的花生几个月都没人吃,也不想吃。”

  “过去想吃,没有,现在有了却吃不动了,我很庆幸自己在晚年赶上了好日子,值了!”70多岁的雷晓东说,他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过去吃什么都香,记得吃麦乳精时就用小勺子舀一点,放在嘴里,直到它慢慢融化,觉得太幸福、太享受了。现在商场里粮、油、肉、蛋、蔬菜、水果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品种齐全,要什么有什么,进餐馆撮一顿也是家常事。

  端午节前,记者在兰州各大商场发现,每家超市都搭建起了端午节礼品专区,各色粽子纷纷上场,而各大网络电商平台各种口味的粽子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今年粽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许多新口味,比如枫糖椰香粽、醇香咖啡粽、蜜柚芝士粽、奶香凤梨粽、鲍汁牛肉粽、东坡肉粽、薏米核桃粽等,很受市民青睐。

  “现在东西全,想吃什么买什么。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谈及40年来“吃”的变化,前来购买粽子的兰州市民李先生说,以前的手机只能用来接打电话,后来孙子教他学会了网上购物。经历过票证时代的李先生,如今已习惯了只带少量现金出门。

  “以前没得吃、限制吃,现在想吃什么出门就买,甚至动动手指,货就能给你送到家。”李先生说,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饮食观,吃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现在,对许多家庭来说,如何给“小皇帝”搭配饮食着实是费脑筋的事。一些家长早上安排牛奶面条豆沙包,正餐鸡肉鱼蛋加蟹虾,晚上床头放着各种饮料、甜面包,三时八节还要参茸补心脑,当孩子胃口不好吃不下时,忧愁担心的不得了,有的还会看医生吃药调理。现在常常看到父母们对孩子吃几口饭,吃一筷子蔬菜要哄劝,吃一个水果要恳求的景状,这都是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动写照。

  退休教师邱润龙说,随着生活的富裕,鸡鸭鱼肉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胃口,类似日本寿司、韩国料理、意大利披萨、欧美西餐等许多国外食物成为人们的追捧。然而,乱吃乱喝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症等病症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健康养生成时尚

  近日,趁着各大电商6·18年中促销的时机,一向钟情海鲜的80后于小娟淘了一大堆生鲜美食。

  民以食为天。吃对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力,于小娟是一位烹饪老师,说到吃她滔滔不绝、娓娓道来。

  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玉米面、高粱面等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馒头、白面条这样的细粮则成为主角,玉米面发糕变成改善伙食的附加品。上初中后吃的愈加丰富,不但有菜、有汤还有肉。尤其进入大学,食堂里的饭菜名目繁多,各种粉面,水煮油炸、麻辣香锅、饺子寿司、奶茶饮料、小众餐厅等等应有尽有,并且各种口味都有。也是在这里,她尝到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学到了许多饭菜的“头衔”。

  当了母亲后,于小娟更加重视家人的饮食,一日三餐从不重样,每天早上她都会早起床,煎鸡蛋、现磨豆浆、热牛奶,准备小菜,外加一盘水果。“吃饭很简单,一个馒头都可以搞定,最为重要的一定要吃的健康。”于小娟说,从菜市场买回的蔬菜,做饭前一定要用盐水泡30分钟,豆浆不但要现磨的,材质也一定是当年的,购买的鱼一定要活的……“这些是用来打磨豆浆的,这些是煲汤的,这些是补气血的……”于小娟指着橱柜里大大小小,装着各种食材的瓶瓶罐罐对记者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越来越富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购物不太重视价格,更加注重营养成分,对于绿色食品更加注重。

  “平时吃惯了各种美食,白面馍馍和炒菜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现在我们吃的比较少,饮食合理搭配已经成为健康的标配,有时候会适当吃点杂粮,调整身体,养养胃,现在吃的都是绿色蔬菜,菜都是自家种的,没有打农药。在端午佳节,餐桌上有各种美味佳肴,除了传统节日的粽子,还有自家地里种植的绿色蔬菜,少量的猪肉、鱼肉、虾,当然还有许多最爱吃的水果,如香蕉、菠萝、苹果和葡萄。”庆阳女孩苏靖说,节日里全家人坐在一起喝两杯红酒,聊聊天,其乐融融。

  随着营养学被老百姓所熟知,以往被视为美味佳肴的鸡鸭鱼肉开始被餐桌所淘汰,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绿色、素食、低脂肪成为人们关心的关键词。与此同时,早已消失的粗粮又意外地受到食客们的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适应市场需求,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

  适当吃鱼肉、荤菜,多吃水果蔬菜的风气正在兴起。“减肥”也成为了不少人的口头禅,逢年过节人们不再囤积食物,因为家门口的超市应有尽有,每天都有新鲜的食材。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吃的要求更高更精。平时吃鱼吃肉,咸鲜并举,有炒有汤成为起码的条件。每到过年过节请客、吃饭,餐桌上冷盆、热炒、清蒸、锅煲,大小菜肴几十道,还有点心、水果。碰到宴请客商贵宾,点菜伤尽脑筋。只有点出山珍海味、特色名菜,才算盛情接待。现在的宴请是:猪狗牛羊赶下去,鲞蛇乌龟请上来,十只脚爪爬过去,蛤蚌贝螺剥出来。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若从神农尝百草算起,到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再到今天,已经延续了五千年。现在,一个令人欣喜的吃食新动向是由以前的温饱型、充裕型向药膳型方向发展。现如今,吃饱吃好吃健康已经不仅仅是广大民众对饮食的追求目标了,吃的有品位、吃的有特色已经逐渐成为90、00后吃货们的追求方向。这表明,人们已经由追求生理温饱的需求,向追求精神境界与个人品位的提升转变了。

编辑:郝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