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加速全民体育发展

时间:2018年06月21日 10:39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马如娟王亚蓓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甘肃新闻

“放管服”加速全民体育发展

  本报记者马如娟王亚蓓

  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引领着体育发展和变革,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也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内需和动力。

  目前,我省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体育“放管服”改革初步取得实效,群众体育得到快速发展,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彰显成效……我省体育事业改革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群众体育全覆盖

  “群众体育一定要做深、做实。‘深’就是深耕基础,扩大覆盖;‘实’就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6月12日,在全省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向晨说。

  “我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种类相对单一,城市社区的健身设施覆盖率偏低,特别是兰州等中心城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短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社区群众健身去哪儿仍是民生难题。”王向晨如实说,目前,我省全民健身领导协调机构和体育总会已经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但最基层的乡村一级还没有组织和人员,基层的农民体协更是一个空白。现有的健身组织少、弱、散,作用发挥不够、不强,政府主导多,市场参与少。

  近几年,我省每年培训6000多名社体指导员,总数达5万多名,但老百姓仍然感到困惑,到底怎么锻炼,怎么健身?什么人群适合什么项目?同时,全民健身活动赛事的数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来说质量还不均衡,缺乏精品,市场运作程度也不够。

  《甘肃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我省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设计了“一带六区”的总体布局,形成“丝绸之路”全地形自行车运动产业带、以兰州为中心的1小时健身休闲产业区、陇东南水上运动和生态体育运动休闲区、陇东医药养生武术运动区、河西走廊沙漠戈壁户外运动和航空运动产业区、民族地区民族健身运动产业区、革命老区红色健身运动产业区,对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社会效益显著、形成规模有连续性的赛事活动重点支持,着力推广打造。

  王向晨说,群众体育还是要保基本、全覆盖、兜底线。“保基本”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就是实现市、县、乡、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城市社区“10—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乡镇和村级农民体协、社体指导员协会全覆盖;“兜底线”就是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少于900万,人均场地面积不低于1.8㎡。

  近年来,全省全民健身设施大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乡镇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85%,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到88%,8个市州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全覆盖。

  竞技体育破瓶颈

  体育大发展中,竞技体育是体育工作的引领,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更应该突出拔尖项目。“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瞄准北京冬奥会、奥运会、全运会,集中力量培植优势项目和金牌项目,走精兵强将的路子,提升优势项目,逐步淘汰老弱项目,鼓励发展新兴项目。”王向晨说。

  据介绍,我省省级运动队设有自行车、曲棍球、田径、武术、摔跤、柔道、射击、皮划艇、赛艇、铁人三项、拳击、跆拳道、垒球等13个大项,98个小项。里约奥运会我省在自行车、田径、摔跤等项目上有5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天津全运会我省运动员在自行车、摔跤、拳击、武术、田径等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目前看来,竞技体育项目个别项目已经不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形势,长期不具备争金夺银和继续提高的实力。

  在冬季项目发展上,欧美国家冰雪运动已成为大众化的体育活动项目,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韩国、瑞士及日本等国家已建立了完善的冬季运动体系,滑雪在许多国家都列入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成为许多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冰雪项目要由东北向西北逐步普及,我省具备发展冰雪运动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省的冬季项目还是一个空白,省体育局将成立冬季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加快在临洮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滑冰馆,选拔部分曲棍球队员转训冰球项目,利用跨界跨向选材的机遇,在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短道速滑和冰壶等项目上加大选苗输送力度,借船出海、借梯登高,选派我省优秀运动员到国家体育总局集中进行训练,为我省培养冬季项目运动员和未来教练员,奠定组建省级冬季项目专业队的人才基础。

  在体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不仅是承担争金夺银的任务,还要进一步挖掘其多元化功能和综合社会价值。

  体育产业多元化

  5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7中国体育发展消费报告》,报告中肯定了我省的汽车、垂钓、沙漠特色体育活动营地,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基地,河西走廊航空运动产业圈建设项目,以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甘肃段)、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酒泉“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

  经过前几年的产业政策、资金引导,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正轨。

  “在产业结构上,我省的体育产业主要以竞赛表演业为主,这虽然也符合我省的人文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实际。”甘肃省体育局工作人员刘文艺说,像北美的橄榄球、NBA和欧洲的足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的基础越来越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消费,如服装、餐饮、旅游等,这实际上是体育产业价值增长的第二个增长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省的竞赛表演产业还仅停留在举办赛事层面,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没有自主的品牌,更没有形成产业链。

  针对此,甘肃省体育局将大力扶持有实力的产业集团、赛事公司以及行业协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设立全省航空汽摩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打航空、户外越野、汽摩产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据悉,2015年—2017年,省上共投入了1.5亿元作为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扶持了健身休闲项目90余个,引导建成了21个冰雪运动场,基本建成了河西走廊航空运动产业圈和一批汽车营地、垂钓基地、沙漠特色体育活动营地、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基地。根据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体育产业总的方向就是搭平台,促融合,提效益。

  我省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00亿元,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编辑:郝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