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还是夕阳红

时间:2018年07月25日 08:27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蒋文艳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最美还是夕阳红

——养老医疗就业多层次保障体系成社会稳定器

礼县永兴乡何家村农民何西军,他一直是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资料图)

在会宁县合作医疗报销大厅,农民排队报销药费。(资料图)

甘谷县六峰镇给贫困户修建的保障房楼盘模型。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王亚蓓摄

  本报记者蒋文艳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需,民生之实。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从“十二五”以来,我省在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保障由无到有,受益人数由少到多,居民收入由低到高,服务能力由弱到强……社会保障在持续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各项保障待遇水平更是不断提高,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健全,实实在在的让每个老百姓都成了受益者。

  从“养儿防老”到“多层次养老”

  提起养老体系上的变化,榆中县的岳玲认为,现在的变化实在太大了,遗憾的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没能赶上这个好时代。

  岳玲回忆,上世纪90年代物资匮乏,在榆中农村的爷爷靠5亩地和养的几十只羊让逐渐成年的6个叔叔们成了家。兄弟多本是件好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奶奶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又没有收入来源,他们的养老问题成为叔叔们亟待解决的大事。

  后来,叔叔们绞尽脑汁想出很多办法,如每家按月轮流养、把老人资产集中到一家固定养、让老人单独住饮食轮流负责等等……但每次失败的做法都会引来一次家庭矛盾,叔叔们之间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关于养老的问题还成为乡邻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直到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养老问题依然是几位叔叔纠结的事。

  和40年前相比,现在城乡老年人生活都有一定的保障。岳玲感慨地说,“现在无论是城市和农村的老人都能领上基本养老金,老人腰杆也直了,不需要看孩子们的脸色了。”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句歌词真实地体现了当代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岳玲的婆婆去年退休,原本以为老人退休后心情会不好,没想到退休后,婆婆的生活比以前更忙更多姿多彩。每天早上出门和舞友们开始跳广场舞,九点半参加社区合唱团练唱,下午到社区文化室打牌,晚上和公公再去附近的公园散步健身。到了周末,还和老姐妹们相约到兰州周边的景区玩,哪有好吃的好玩的,她都一清二楚。每年婆婆还和姐妹们相约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

  岳玲的婆婆经常说,“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尤其是对老年人,旅游、坐车、逛公园都有优惠政策。自己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把年轻时曾留下的遗憾都补上。”。

  如今,随着社会进步,老人们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发生了改变,不在依附孩子,“以社区养老”“以房养老”“以老助老”“以老养老”“抱团养老”的社会多层次养老正在兴起。

  兰州市社会中心的杨迎晖告诉记者,作为政府经办窗口单位来说,40年的变化非常大,改革开放初期,只有企业职工养老一项。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增长,我省的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城镇,建立了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在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开展了被征地农民、村干部养老保险。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整合,建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时至今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已形成。

  从“有病不敢医”到“人人享医保”

  医疗保障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

  兰州市西固区的梁娟女士曾是一家企业的退休老职工,在兰州生活了50多年,提到看病的变化,她深有感触。

  “80年代初工资收入很低,每月的生活费维持穿衣吃饭的需要都不够,更谈不上医疗方面的保障了。工友们谁要是有发烧感冒的小病,就到工厂的医务室去开点儿简单的药。那个时候大医院很少,医疗设施也很简单,老百姓看病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梁娟说。

  在城市尚且如此,在农村生病了,基本都是能挺就挺着,或是找一些偏方救急。

  “20年前,我父亲被查出患有胃癌,这个消息让一家人备受打击。由于没有工作,所有的治疗费用只能自己承担,癌症治疗的大笔花销让本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负,当年病情恶化不得不住院,结果就花了1万多元,家里多年存下的积蓄全部用光了。”在兰州定居的苏艳说,当时我刚参加工作1年,两个弟弟还在上学,父亲主动放弃了最佳治疗时机,改为保守的中医治疗。半年后父亲就离世了,如果像现在有新农合的医疗保障政策和重大疾病救助,父亲就不会放弃治疗,也不会那么早的离开我们。

  从90年代初,国家开始医疗大改革,整合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医疗救助等多个部门的重要职责,医疗保障体系的重整和建立大大拓展现有医疗保障的管理和服务范围,提升医疗保障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并为后来的医改提供新的机制。

  如今城市和农村看病上享有同等待遇。2016年11月,我省下发《甘肃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明确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逐步实现全省各统筹地区城乡居民医保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与以前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经常发生相比,现在我省不断完善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将重特大疾病报销病种由国家规定的23种扩大到50种,并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2017年,我省明确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此外,还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等惠民政策。

  兰州市医保信息科陈起介绍,除此之外,从去年起,我省已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甘肃参保人员可在32个省份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也就是说,符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条件的参保人员只需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手续,拿着一张医保卡,就可以在开通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院就医结算。

  从“铁饭碗”到“创业潮”

  1984年,我省成立了第一家人才服务机构——甘肃省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其职能主要是为社会流动人才提供人事管理服务。在此后的20年间,我省人才市场蓬勃发展,无论是官办或是民办,市场上出现了各种门类的人才服务机构。

  在十几年前,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见着,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海报,海报上有各类招工信息,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都有,因而上当受骗的人也很多。

  从铁饭碗到创业再就业,这种改变最大的是观念上的转变。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规范完善和互联网的普及,在各类人才招聘网站上投一张电子简历,就能轻松解决工作需求,互联网+招聘已被人才市场广泛应用。

  近年来,兰州市推出了(周末)精准招聘会,借助精准招聘应用大数据平台畅通了供求双方信息,不仅避免了求职者盲目和企业招不到人的问题,还提高了求职招聘精准度和成功率,实现了就业供需的精准对接。该平台是为高校毕业生或社会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的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的网络平台。

  2014年,国家首次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信号释放后,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创业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

  参与创业创新的,不仅有大学生、农民工、留学归国人员,也有很多企业的科研人员、技术和管理骨干。双创的平台是多样的,不仅有小微企业,很多大企业也纷纷加入创新创业的行列,引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平台,触发了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

  从2016年起,兰州市政府每年配套投入200-300万元启动实施了“兰州启航”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与“泛海扬帆行动”同步实施,四年来共资助扶持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255个,累计投入资金1300万元,这些项目年营业额达到33139万元,年净利润达到3998.2万元,年缴税496.222万元,带动就业3964人。

  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吴刚,2015年加入到了创业的大潮中。吴刚说,创业时启动资金不多,和同学一起开了家甘肃农产品网店,刚开始没有多少人关注我们店,更别说卖产品。就在我们灰心的时候,政府部门了解到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对我们的技术及经营管理上进行了培训指导,让我们掌握管理网店的一些技巧。我们推出的产品绿色有机,慢慢的生意越来越好。到今年,我们线下也开了店,现在我们的顾客越来越多。

  人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驱动力。面对全国各地掀起的“人才大战”,今年兰州市将实施“30万大学生留兰工程”,通过落实毕业生留兰就业“百千万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性补贴力度、社会保障、住房等措施,吸引兰州市内外高校毕业生30万人留在兰州创业兴业。

  如今,甘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编辑:郝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