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如何发力?

时间:2018年08月02日 09:13 来源:新华网思客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智库/大学习

  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构筑“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目前,中国已经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但房价上涨、教育、医疗、养老成本的大幅提升,中等收入群体依然有着满满的“焦虑感”。

  近日,作为2018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相关工作将由多部委协同推进,一揽子“扩中”新政正在酝酿。提高农民工等群体收入,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我国已经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十九大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纳入“两步走”战略。那么,为什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此重要?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能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真正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只有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才能使居民消费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因此,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能够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宜勇提出,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可以优化社会结构,减少社会冲突,大大缓和社会矛盾,让资源财富能在更大范围内让社会大多数成员分享,进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明显提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扩中”新政重在“提低”

  推动更多人源源不断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是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任务。加快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是“扩中”的主要路径之一。

  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我国上半年的改革动作频频,比如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推进城乡居民增收试点,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增长8.4%,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7%。从截至今年7月公布的12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看,6省市超过2000元,部分地方上调幅度甚至超过了20%。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键是让有潜力的低收入人群尽快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认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应该借助人力资本提升战略、企业创新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要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加快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增长,使他们的收入增长超过整个社会的平均收入增长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万海远表示,最低工资制度针对的是低收入人群,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群受益最大,但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群也有不同程度受益,即政策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最低工资有其逐步提高的合理性,但是也不能盲目一味提高,否则将造成就业压力。

  农民工是“扩中”的关键

  要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农民工群体不容忽视。当前,以农民工、制造业工人为代表的纯体力劳动者,应该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里面来。

  李实认为,农民工、个体经营者、小微企业主、初创企业者都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力军,应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群体。

  央视财经评论员、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戈提出,目前来看,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长还是比较快的。这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所导致的,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导致现在体力劳动者短缺,所以他们的收入水平跟其他群体相比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将农民工群体纳入中等收入群体,必须注意农民工不是一个同质化的群体。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提出,根据他们的职业、就业的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农民工群体的需求非常多样化。让他们能够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留在城市,也可以选择在城镇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去,或者又去别的城市。根据差异化的需求,为他们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最终在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如果他们真正发展好了,中等收入群体就会有效地扩大。

  让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政策应该如何发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首先要破除一个观念上的障碍:大家都愿意去用劳动力,却不太愿意为他们负责任。刘戈认为,由发改委牵头,多个部委去协同推进这一项改革就是一个进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革能不能有效地协同推进,是收入分配改革能否真的起到效果的检验标准之一。

  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劳动者报酬稳步提升。郑功成提出,一方面,应尽快扭转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持续下滑的势头,使之逐步提升到60%左右;另一方面,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确保勤劳者能够致富,确保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回报,同时抑制投机者与投机性收入,坚决打击非法收入。

  产权制度改革要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步推进。迟福林认为,应加快落实农民土地财产权,使部分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最大空间在农村,最大掣肘在于农民土地财产权未得到落实。不是农民缺乏财产,而是农民所拥有的宅基地、承包地和集体用地等财产尚未物权化、资本化,难以给广大农民带来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保障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权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安全感。郑功成认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要真正构建起责任边界清晰、分工明确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减轻国民医疗、教育负担,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人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杨宜勇提出,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镇发展的支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加快推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采取廉租房、公租房、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完善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据新华网思客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