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巧乡夫妻同圆小康梦

时间:2018年08月09日 08:36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白杨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本报记者 白杨

  盛夏的西和,骄阳似火,硕果满枝。在石峡镇杨湾村一弯弯肥沃的梯田里,数十位村民在田间地头蹲坐成一排,正在采挖半夏。他们中间,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说笑笑,整个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半夏,是西和县近年来兴起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这里出产的半夏,以其优良的品质占据着市场特有的地位享誉国内,还漂洋过海远销日本和韩国。

  卢亚萍和剡宏二人,是活跃在西和半夏产业上的一对响当当的夫妻。在整整八年的半夏种植中,他们播撒希望,收获着幸福;他们不忘初心,永不言弃。如今,他们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一大批乡邻,在脱贫道路上稳步前行。

  巧转型农田种出“新希望”

  2010年,在去县城办事往回走的途中,剡宏听到车上其他半夏种植户议论,有的说种了一亩地半夏卖了2万元,有的说挣了3万元,也有的掐指一算,挣了二三十万。

  那时卢亚萍和剡宏已经做了多年的毛衣编织加工,带动50名妇女做学徒,一年四季开着车,前往礼县、宕昌、成县、康县等地,承揽毛衣加工业务。虽然没挣到什么大钱,但养家糊口绰绰有余。然而,随着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卢亚萍夫妇被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车上无意间听到的这一信息,让剡宏萌生了种植半夏的念头。于是回家和妻子卢亚萍商量后,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在十里乡侯家庄流转了8亩土地试种半夏。也就从那时起,他们夫妻二人与半夏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实话,舍弃干了8年的毛衣编织,我心里特别难受。那一天,我第一次在妻子面前掉了眼泪。”剡宏说。

  第二年8月,他们种植的半夏获得了丰收。虽然当年的半夏价格一下跌到每公斤70元,但他的八亩半夏还是卖了21万元。夫妻二人捧着转型后赚来的第一桶金,热泪盈眶。首次试种成功,坚定了他们走半夏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

  2011年,他们迅速扩大种植规模,一次性流转了15亩土地种植半夏。那一年半夏的市场价格比较平稳,除去种子、人工及土地流转等成本费用,他们也挣了十多万元。

  2014年,卢亚萍夫妇为了融入市场竞争,与几位村民筹划注册合作社。那段时间,石峡镇党委书记石玉珠、包村干部赵平几乎三天两头陪着卢亚萍夫妇深入杨湾村和石峡村,与村党支部书记魏宝红、闫树春一起做群众思想工作,协调流转合作社用地,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到11月初,共计流转27户50亩土地,当年实现土地流转收入3万元。至此,卢亚萍夫妇的半夏产业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轨道。

  冰雹打碎致富梦

  2015年,卢亚萍夫妇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30多万元,加上自己的原始积累,一共投入100多万元,将半夏种植规模扩大到了50亩。那一年,半夏起初长势特别好,夫妻二人时不时地来到田间地头,看着喜人的半夏幼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可谁又能想到,进入6月份,正值半夏生长最佳的关键拔苗期和繁殖期,眼看着再有一两个月就要采挖,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将半夏叶苗全部打折,夫妻二人看着眼前惨不忍睹的景象,犹如一盆凉水浇过头顶,立马瘫坐在地头。

  后来,虽然长出了新的幼苗,但繁殖的半夏时间短,个头小,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那一年,50亩半夏一共卖了50万元,仅收回了种植成本的一半。

  当时,卢亚萍的精神几乎崩溃了,见人躲躲闪闪,不爱说话。剡宏心里乱成了一团麻,也不知多少次在反问自己:“怎么走到这一步,是我们真的错了吗?”

  “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看着妻子一天不吃饭,也不说话,剡宏心如刀绞。父母和一些亲戚朋友也好言相劝:“这东西风险太大,赚了是社员大家的,亏了就是你们自己的。以后还是别再种半夏了,踏踏实实的种点庄稼过日子吧!”

  那几天,卢亚萍夫妇也是争争吵吵,没有了太平的日子。吵过之后,剡宏又安慰妻子说:“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最后,夫妻二人毅然决定:已经走到这个地步,只能继续往前走,绝不回头!

  绝境中有幸遇“恩人”

  2015年,又到了半夏种植期,由于亏得身无分文,别人又不愿把钱再借给他们,有些社员也退了股金,主动退出了合作社。一时间,合作社社员退得剩了不到一半。但也有人相信剡宏夫妇的能力,相信他们那股倔强的韧劲儿,又入股进来。用剡宏的话说:“如果不干,会亏的更多,合作社的一切投入就全打了水漂。”

  但是,要进行二次创业,就必须迈过资金这道门槛。而这一切,仅凭部分社员入股的那点钱,只能是杯水车薪。

  让剡宏没有想到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向他们伸出了援手。那一天,该行的女行长李涵接待了他们,当卢亚萍夫妇向李行长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李行长就向其推荐了“三户联保”的贷款形式,由盈丰半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互相担保,给其借了54万元。卢亚萍夫妻二人拿到贷款后,激动万分,一边又开始流转土地;一边亲自到湖北天门市购买优质半夏种子,回来后在最佳时间将半夏种子下种。

  第二年,盈丰合作社的半夏又丰收了。除去土地租金和社员分红,合作社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

  脱贫路上再做“领头羊”

  2016年,卢亚萍夫妇再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这一年,半夏获得了丰收,价格也较上年上涨,每亩净利润1万元以上,卢亚萍夫妇当年的总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为了打开半夏新的销售渠道,剡宏和卢亚萍夫妇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当时西和县最早的电子商务中心,不仅为当地半夏开辟新的销售途径,而且将当地的花椒、蜂蜜、药材等农产品一并卖向全国。

  大家看到了希望,纷纷争相前来入股。一下子,盈丰半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了80多户,光贫困户入股就达65户。另外,还有一些精准扶贫户也自愿入股进来。没钱入股的,合作社将其吸收进来务工。这些贫困户,农忙时在家务农,平时在合作社务工,每人都有一万多元的稳定收入。

  卢春玉是2014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入股的。当时,他和丈夫侯明把打工挣来的5万元全部入给了盈丰半夏种植农民合作社,夫妻二人又常年在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股金分红加上务工收入,轻轻松松能挣四五万元。在卢亚萍夫妇的资助下,卢春玉的两个孩子顺利读完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夫妻二人还在石峡买了房子。

  目前,盈丰半夏种植农民合作社在挂职副县长张永仁和崔保强及兰州银行、甘肃银行、农担公司的支持下,增大种植面积,建成了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卢亚萍夫妇的创业经历和济富救贫的故事传遍了西和的大街小巷,也受到县上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2016年3月,卢亚萍被西和县妇联授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同时荣获陇南市“集体建功巾帼集体奖”。

  同年秋天,帮扶西和县的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崔郁在石峡镇参观电子商务时,看到有20多个妇女正在合作社精选半夏,对她们产业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盈丰半夏种植农民合作社确定为全国妇联定点扶贫示范基地。当年8月,在县委书记曹勇的大力支持下,政府投资将原来的合作社进行扩建,并改善了他们的办公环境。西和县妇联也挤出10万元钱,帮扶20户农村贫困妇女在盈丰半夏合作社入股,帮助她们尽快脱贫。

  去年,卢亚萍夫妇又种了50亩半夏,在他们的带动下,周围200多户群众种了1000多亩。按照今年的亩产估算,盈丰半夏合作社今年的半夏产量将突破200吨,产值达到2000万元,每户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今年,包括济川药业在内的一些知名药企和贵州、安徽、四川、上海的客商纷纷来到盈丰半夏种植农民合作社,洽谈合建半夏基地,共谋产业发展。西和县委县政府也把半夏产业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结合起来,以每户1万元的标准入股半夏合作社,让卢亚萍夫妇再带动100户精准扶贫户,争取让他们依托半夏产业,尽快实现脱贫。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