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入秦:甘肃水利史上的里程碑

 2018/08/15/ 08:37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祁玉洁

灌区新貌 张海雄 摄

焕发青春的兰州新区

引大土法上马

  本报记者 祁玉洁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省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兰州市以北60km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取水口位于甘青两省交界的甘肃省天祝县天堂镇境内。工程于1976年立项建设,1981年缓建,1987年全面复工建设,1994年顺利建成通水,引大通河水入秦王川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秦王川人民期盼的世纪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200万人摆脱了吃水难题,也凸显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引大催生了兰州新区,也为兰白都市圈的建设提供保障。

  如今,大通河流经的受益区已是林草繁茂,秦王川旱塬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

  举世瞩目的引水工程

  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创造了甘肃水利建设史上的许多奇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甘肃十大建设成就之一和建国60年甘肃地标建筑之一,是展示我省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窗口,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生存工程和发展工程”。

  84岁高龄的张豫生是参加引大入秦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他说,当年引大工程多数要在崇山峻岭打隧洞,架渡槽,工程建设期间资金紧张,技术、地质条件等成了一道道拦路虎。面对资金难题,我省借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向世界银行贷款,为此该工程也是世界银行贷款援华项目的样板工程。

  张豫生介绍说,针对技术、地质条件等难题,特别在30A隧洞施工中,意大利人运用美国制造的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创造了13个月全线贯通的世界纪录;国内率先采用国际通用的“菲迪克”条款全面实行合同制管理,为我省培养造就了一支适应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全面推行“新奥法”施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隧洞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攻克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施工等世界性难题,建成了长达l5.7公里的国内最长的无压输水隧洞盘道岭隧洞,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钢制先明峡倒虹吸,全长2194.8米国内屈指可数的横跨公路铁路的庄浪河大渡槽等多项重点工程,创造了当时多个亚洲乃至世界之最。

  旱田变水田

  在榆川村一条条水泥路平坦宽阔,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支书滕生堂回忆,30年前从榆中青城哈岘鲁家沟搬迁下来,听到的是刺耳的风声,看到的是黄沙一片的旱塬,如今大通河水让榆川村获得了重生。

  从建村时的一片荒滩到如今兰州新区最大的日光温室产业村,从整村的移民户到即将达标的小康村,一路困难和艰辛,一路激情满满,滕生堂感慨万千:“以前家里一穷二白,迁到新区后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引大通水后,2003年我家种了蔬菜大棚,当年收入3万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小麦一年亩收入不足1000元,现在一座大棚蔬菜年收入3万元,村里依靠引大水种植蔬菜大棚让村民脱了贫,过上好日子。

  榆川村为秦川镇移民村,1996年建村,移民主要来自榆中青城镇、哈岘乡以及临夏的和政、东乡等地,共有332户,耕地面积1756亩。目前,全村有320座蔬菜大棚,有效面积达300亩,种植辣椒、茄子、豆角、番瓜、西红柿等。农产品一半供应秦川镇和新区市场,一半供应东部、和平、安宁桃海市场,产供销服务正在加速完善。

  榆川村2017年产业收入达到600万元,占全村人均收入的55%。该村去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

  采访中,村民滕生武带着记者前往他家的西红柿大棚,只见西红柿长势喜人,每株都挂了鲜嫩的西红柿。“我家有两个大棚,去年收入5万元。如果没有水的保障,这里就没有蔬菜产业。有了水,村民脱贫致富有了信心。”滕生武激动地说道,“从搬迁到秦川镇,到兰州新区成立,再到村民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经历了‘三连跳’,榆川村人们获得了重生。”

  村支书滕生堂介绍,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10720元,高于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1元。

  榆川村只是引大灌区受益区的一个缩影。

  引大还历史性地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秦王川昔日旱砂田变成了水浇地,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粮食亩产量由通水前的6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通水前的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特色种养业有了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了多业并举的农业综合发展新格局。历史性地提高了灌区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了主灌区40万人和20多万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特别是使从我省宕昌、东乡、永靖、天祝及永登、皋兰、榆中、七里河等县(区)贫困山区搬迁的5.64万移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开辟了致富途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14平方米增加到近30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8元提高到2017年的8000元以上。

  转型服务兰州新区

  目前,引大工程自建成通水至今已累计向灌区及周边城镇供水29亿立方米。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兰白都市圈、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新形势,引大将工程功能定位由当初的“发展灌溉,生产粮食,解决温饱”调整为“以兰白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统筹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生态等各类用水需求,为兰州新区开发、兰白都市圈建设和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2011年2月,省政府作出由引大入秦工程承担向兰州新区供水的重大决策,这为引大入秦工程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标志着引大入秦工程进入了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引大工程作为兰州新区唯一供水工程,与兰州新区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引大工程,就没有如今的兰州新区;没有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也就没有引大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跨越。

  省水利厅副厅长、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局长韩临广告诉记者,兰州新区建设最大程度盘活引大入秦工程的价值,给引大入秦工程带来了转型升级千载难逢的机遇。引大入秦工程设计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完全可以保障兰州新区和兰白都市圈发展供水。

  为了盘活利用水资源,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结构优化调整,实施兰州新区供水项目引大渠道除险加固工程、引大工程兰州新区供水调度中心等项目建设,已经形成了集农业、生态、工业和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供水为一体的多元化供水格局,有力地保障了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兰白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各类用水需求。

  未来,引大将进一步扩大引大工程供水总量。依托兰州新区发展,融入新区,主动服务,统筹生态、城市、农业等各类用水需求,充分挖掘供水潜力,优化供水结构,做到应灌尽灌、应需尽供,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引大工程的用水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是着眼于优化供水布局,协助地方政府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实施黑武分干渠改造提升,积极支持景泰县发展沙漠农业10万亩、3000万方的用水需求,增加供水量和农业灌溉面积。通过以上主要措施,争取在3年内供水总量突破3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1%以上,努力实现引大工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不断提升引大工程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系统设备和技术手段,发挥功能作用,在科学调水、合理配水、精准计量上下功夫,提高渠系水利用率,提升供水服务质量和效能,推进工程运行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管理。

  昔日荒塬变绿洲

  随着引大供水结构的优化,受益区生态效益日渐凸显,曾经被认为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干旱难耐的兰州新区,近年来迎来大转变:鸟语花香、水体繁多、候鸟集群……

  立秋时节,天气依然炎热,而兰州新区却舒爽凉快,在新区 2号生态湖周围水草繁茂、绿意盎然,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当地村民说:“现在生态好了,湖边时常飞来很多的水鸟,有时候把湖面都填满了。对于生长在旱川地上的村民来说,突然间飞来了为数众多的水鸟,确实是一大新鲜事。”

  随着灌区和兰州新区生态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区域生态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渠路田间防护林网建设逐年发展,造林2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0.8%提高到15%以上,小气候明显改善,风沙天气逐年减少,降雨量年均增加50至80毫米,昔日“十里不见树”“电杆比树多”的荒塬,如今变成了“粮田万顷,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新型灌区和生态环境秀美的国家级兰州新区。

  引大工程运行以来,凸显了重大水利工程助力精准扶贫的巨大能量。随着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逐步发挥,千古旱川已变为希望的田野,兰州新区已呈现一片片绿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