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煤集团:求变图存奋力前行

时间:2018年08月28日 08:17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李明娟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窑煤集团:求变图存奋力前行

窑煤综采工作面

窑煤集团劣质煤电厂

  本报记者 李明娟

  在陇原大地上,有一艘远航煤海的能源巨轮——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承载着光明使者的荣耀,在践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历史航程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在改革开放40年里,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赞歌!

  一代又一代窑煤人,在这里坚守耕耘;一批又一批热血矿工,在这里追逐梦想。几代窑煤人秉承“自主创新办矿、奉献精神育人”的理念,挺起甘肃煤炭工业的脊梁,把一个万吨小窑建设成为年产原煤720万吨、资产总额78亿元、拥有子分公司26个、在册职工12000人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并跻身中国煤炭工业100强和甘肃工业60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甘肃煤炭工业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家有“中华老字号”之称的企业,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面对煤炭市场持续疲弱和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严峻形势,集团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内部改革、实施全员承包、狠抓提质增效等一系列举措,在2017年一举实现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287415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4.23%,同比增长50835万元;实际盈利19868万元,同比增利6239万元,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对此,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炳忠坦言,面对新时代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窑煤集团将持“以煤为基、适度多元、效益优先、择优发展”的总体思路,瞄准做精煤炭产业、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做优非煤产业的发展目标,统筹实施党建引领、安全生产、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管理提效、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法治与诚信、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全力推进企业在发展战略上不断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艰辛创业开新天

  拂去岁月的尘封,翻开历史的画卷,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张黝黑而坚毅的面庞、一声声战天斗地的号角、一个个艰辛创业的场景。

  1958年,近千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窑街矿区,用铁锹、钢钎、大锤拉开了矿区开发建设的序幕。这一年的8月29日,正式成立窑街矿务局,矿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全面铺开。

  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国家资源紧缺、煤炭需求与日俱增的形势,窑煤人响亮地喊出“宁让汗水漂起船,不叫祖国缺煤炭”的豪言,在开采工艺落后、机械设备短缺的艰苦条件下,年生产原煤150万吨,为保证国家煤炭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0年3月,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实现了从工厂制到公司制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7月,变更为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驶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的窑煤集团,已从昔日简易、落后、荒凉的工矿区,嬗变成为集煤炭开采、电力供应、冶炼化工、建材生产、建筑安装、科研设计、机械修造、农林种植、商贸经营、物流运输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煤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更加持续,职工生活日益改善,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国煤炭工业100强、甘肃工业60强、全国煤炭工业一级企业、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国内贸易部“中华老字号”企业、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模范职工之家、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A级纳税信用单位、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等——一项项荣誉、一块块奖牌、一个个奖杯,见证了窑煤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业历程,记录了窑煤人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骄人业绩,也清晰地展现出了窑煤创业者披荆斩棘、战天斗地的恢弘场景。

  砥砺奋进绽新姿

  伴随共和国成长的步伐,窑煤集团与时代共进、和命运抗争,在风雨洗礼中走过了一段薪火相传、励精图治的发展之路。

  从建矿初期边采边建的简易小井到现代化采掘设备成龙配套的大型煤炭生产骨干矿井;从木垛钢梁支护、矿车串联提升到全矿井锚网化支护、皮带化运输的升级换代;从靠一部电话指挥生产到全天候信息化、自动化实时监控的调度指挥中心;从年生产原煤2万多吨到1969年首次突破100万吨、1973年突破200万吨、1989年再突破300万吨,到2015年突破700万吨大关;从单一的原煤生产矿井到以煤为基发展煤基循环经济为方向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化企业;从井下粉尘弥漫、矿区脏乱黑差到采掘工作面精细化管理、文明化生产,再到景色宜人的地面环境、宽敞明亮的“两堂一舍”……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窑煤集团的辉煌发展历程。

  在经历了起步创业、徘徊求进、配套建设和快速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经受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与磨砺、市场经济的奋争与洗礼后,目前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循环经济、非煤”三大产业为基础,循环经济产业逐步壮大,劣质煤热电厂、矿井瓦斯与油页岩炼油尾气混合发电厂等循环经济项目已建成运行,为加快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2014年被甘肃省命名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窑街煤电模式。非煤产业方面,经过历次结构调整、优化重组、资源整合,目前已形成了建筑安装、农林生产、煤机修造、商贸经营、物流运输五个业务板块。

  截至2017年末,窑街煤电集团累计生产原煤1.77亿吨,上缴税金48.27亿元,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创新促发展

  对于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来说,改革就是一场在破旧除弊中艰难前行、在求变图存中发展进步的攻坚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窑街矿务局和全国许多煤炭企业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煤炭市场疲软不振,三角债务长期困扰,非法小煤窑胡挖滥采,加之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多次自然灾害的影响,从1986年到1996年,连续11年亏损,亏损总额高达3.2亿元,企业一度陷入了举步维艰、不堪重负的境地。

  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锐意进取的窑煤人转变观念、大胆创新,用改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推行吨煤包干、单班核算、投入产出总承包,到狠抓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再到强化资金管理、实行会计委派,不断强化成本管控和劳动用工管理,全面实行成本倒算,为获取市场利润赢得了广阔空间。

  1997年,窑街矿务局一举摘掉了连续11年亏损的帽子,首次盈利35万元。1998年,成功推进二、三矿强强联合,开创了甘肃煤炭企业资源整合的先例,当年实现利润108万元,企业连续多年保持了盈利增长的势头。

  深化企业改革,注定是一场革故鼎新的持久战。特别是2012年以来,面对企业内外部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审时度势确立了“减负—解困—生存—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利用2016-2017两年时间全力以赴扭亏脱困;第二步,利用2018—2020三年时间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先后推进实施了144项重点改革任务,坚定不移推进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通过实施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减亏脱困等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在逐年大幅止滑减亏的基础上,2017年窑煤集团一举扭亏为盈,全公司利润、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综合售价、上缴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创建企以来最好水平,全年盈利4.36亿元,同比减亏增盈7.05亿元。

  窑煤集团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也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创造的“五结合”采煤法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被誉为西北煤炭工业的“五朵金花”;首创的“急倾斜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培育的“煤—电—油—材”循环经济模式,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窑街煤电模式”。

  如果说改革和制度上的创新,为窑煤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基础保障、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那么科技创新又为窑煤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举旗塑魂铸和谐

  企业是根,党建是魂,民生是本。

  窑煤集团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最高原则、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深入开展富有窑煤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创造性开展的“三个六”创先争优先锋引领行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十创建”活动,成为甘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凝聚起了干部职工创业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激情,是窑煤儿女一次次战胜困难、冲出低谷的精神之基和力量之源。

  近10年来,窑煤集团职工人均收入年均增速达9.25%;新建职工住宅84.94万平方米,8938户职工家庭喜迁新居,人均住房面积20.25平方米。昔日的干打垒、地窝子,已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互联网、小轿车不再是奢侈的梦想,已成为职工群众工作生活的日常工具。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窑煤集团始终不忘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舟曲、岷县、酒泉抗洪抢险,捐款、捐物累计达775万元;向精准扶贫联系点临潭县洮滨镇派出常态工作组,经省委六个年度考核,两次被评为优秀、四次被评为良好。

  新时代新起点。窑煤集团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将坚持“以煤为基、适度多元、效益优先、择优发展”的总体思路,瞄准做精煤炭产业、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做优非煤产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安全高效、富有活力、矿区和谐、职工幸福,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

编辑:郝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