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烂泥潭 今日生态村

时间:2018年11月28日 08:52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俞树红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甘肃新闻

昔日烂泥潭 今日生态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天水

  

  湖光倒影,小鸭戏水,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二楼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坐落在羲皇故里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平南镇孙集村一角。

  孙集村是甘肃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缩影,与众多农村小镇一样,在改革中,拔穷根,换新颜,新农村建设勃勃生机。

  为生存 村民外出打工

  12年前,这里是“烂泥潭”,湖水经常漫淹庄稼,河沟形成盐泽地,本来人均1.1亩的土地就少得可怜,加上湖水侵蚀,种庄稼成了村民的难心事。

  11月26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来到平南镇孙集村,在村委会门前,正好遇到村民陈杰。

  改革之初,陈杰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他把媳妇留在家操心孩子伺候老人,种3亩田,自己结伴村民远赴他乡打工挣钱。

  “去过内蒙古、兰州、西安等地,在建筑工地打工,虽然辛苦,但也能给家里挣点生活费。”陈杰回忆道。

  陈大爷是孙集村发展变化的见证人,谈起过去,他叹气地说“烂泥沟,穷得什么都没有。”

  穷则变,变则通。孙集村村民为了生存,离家四处奔波,寻找生计出路。

  据陈大爷回忆,当时村上人多地少,加上河滩地表水淹没农田,大多农民在田间看不到希望,纷纷外出打工。至今,一个个打成了建筑“小老板。”

  新农村 推倒土房盖“洋楼”

  转眼到了2006年,新农村建设在我省拉开序幕,孙集村赶上了好时机。

  外出打工挣了钱的村民,一个个回家兴建新农村。

  陈杰的房子就是这时候村上统一规划新建的。他花了20多万元,住上了150多平方米的宽敞小二楼。

  孙集村党支部书记胡利军指着几排一模一样的两层楼房,“后面几排是第一期兴建的,建了250套,前面的几排是二期建的,也是250套。”

  孙集村现有人口532户2640人,户户住上了“小洋楼”。

  胡利军坦言,要不是村民外出打工搞建筑,也建设不了这么漂亮的新农村。是党的好政策遇上了敢打敢拼走在改革前沿的一批新时代农民。

  胡利军告诉记者:“村上资产成百上千万的建筑老板有五六十个,上亿的也有好几个。”

  “我们村子是出了名的建筑老板村。”陈大爷十分自豪地补充道。

  为发展 打造生态小康村

  以新农村及生态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为目标,平南镇孙集村开始探索生态小康村建设,发展农业生态养生旅游产业。

  “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152元,村上抢抓政策机遇,大胆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把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将易地扶贫搬迁和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了以搬迁安置、休闲农业、文化旅游、养老康复、体育赛事等为支撑,集农业、文旅、医养、居住、体育赛事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孙集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办主任杨智如满怀激情地说。

  2016年,村上委托北京大地风景旅游设计院编制《平南镇孙集特色文化小镇建设总体规划》。总投资12.48亿元,占地1682亩的鱼塘区域成了观光游玩的旅游地。

  “三变”改革中,孙集村盘活东面荒草丛生的撂荒地,打造一个新型的田园综合体,让资源变资产,让湖滩变废为宝,重新鲜活起来;让资金变股金,通过“农户 集体 合作社 龙头企业”的形式,把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推进农民变股民,共同发展。

  从村镇规划区域有关资料获悉,村中有参股农户470多户,参股土地2000余亩,将规划建设15个日光温室。

  今年试种的150亩格桑花海在寒冷的冬天,依旧艳丽醉人。记者看到5个连栋大棚鱼菜共生项目正在紧张地施工中,生态酒店进入装修阶段。胡利军说生态酒店可解决村上18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据杨智如介绍,孙集村生态小区整体规划建设后,让城里人就近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让农民以农发家、以游致富,建设易居易游的现代生态新农村。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