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下 文明花开

时间:2018年12月07日 08:48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 苟鹏泽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白云山下 文明花开

——康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 苟鹏泽

  白云山下,燕子河旁,依山傍水的小城绚丽多姿。鳞次栉比的高楼矗立在燕河两旁,干净整洁的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人行道上一排排玉兰、一树树金桂交相辉映……这是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康县的崭新面貌。

  2018年2月14日,继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之后,“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一殊荣又花落康县。

  今年以来,康县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全县上下持之以恒的追求,将文明创建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拆违治乱等工作统筹推进,着力完善城市管理、培育文明风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20万干部群众孜孜不倦的浇灌下,文明之花已在康县花开遍地,香满人间。

  强化宣传引导 激发创建活力

  初冬的康县白杨乡桂花庄,映入眼帘的是苍翠的千年金桂,干净的仿古步道,整洁的庭院居室……人们沐浴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春风里,尽情领略着山水人文之美。

  近年来,该村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和村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该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桂花庄村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只是康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康县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截至目前,全县创建国家级各类文明单位4家,省级各类文明单位19家,市级各类文明单位50家。

  行走在康县的美丽乡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标语,“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已成为康县人民的时尚新风。

  康县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有效载体,通过主题活动教育和广泛社会宣传,使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据统计,康县已在和谐广场、市政广场、白望路、康阳路以及公共场所制作安装了公益广告景观雕塑60余个,县文明办、创城办结合康县实际制定了《康县文明18条》《康县市民公约》,“文明康县”微信公众平台累计刊发创城宣传文章500余条。各单位、各乡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移风易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开展了主题宣传。全县累计印发各种宣传手册4万余册,彩页6万余张,各类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广告宣传牌匾、专栏、文化墙、桌牌共计8万幅,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有效拓宽了文明创建的覆盖面和感召力。

  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工程,建成了覆盖全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县级各类文明单位和先进个人、康县好人、最美人物、五星级文明户、好家风好家训等系列评选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方位注册组建志愿服务队,在公共场所、窗口单位设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有效提升了居民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聚力城乡发展 夯实创建基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但我们必须树立必胜信心,把文明城市创建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以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圆满完成创城各项目标任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大会上,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如是说。

  一直以来,康县坚持把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作为创城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在城区,全面实施了主次干道道路拓宽、二期供水管线设置、人行步道改造提升、垃圾场处理扩容、污水处理管网扩展、公厕增建、文化休闲广场修建、城区亮灯工程等大量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4.71万户中有4.13万户从根本上改善了路、水、电、房、上学、就医等设施条件,全县1镇8村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2个村被评选为甘肃十大美丽乡村,在全县350个村中已建成美丽乡村317个。城乡基础设施、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变,极大激发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和建设文明城市的热情。

  “这段时间全县范围内的‘拆违治乱提升’行动,是我见过最有力度的整治行动,许多‘不敢动’的乱修乱建得到了整治,这几年,县委李书记让康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各级干部都以李书记为标杆,改变作风,脚踏实地,真正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网友在“康县发布”留言中说道。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康县以治理涉及民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深化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大力推进集中拆违治乱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下功夫解决城区环境卫生、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等顽疾,坚持依法整治和文明创建同步推进,县城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形象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行走在独一味家属楼路口,记者发现此处大变样,过去乱堆乱放情况十分严重,通过拆违治乱的深入开展,昔日的垃圾堆变成如今的小广场,傍晚时分,市民在广场上载歌载舞,由衷地赞美“拆违治乱”行动取得的巨大成效。

  倡导文明风尚 展示文明形象

  在康县,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面带微笑,身穿红马甲,走进校门,给困难学生送去关怀;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带去温暖;走进大街小巷,开展文明宣传活动……他们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成为康县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响亮的品牌。

  据统计,全县已完成志愿者注册1.4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400个,达到了全县人口总数的7%。积极开展了政策法规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环境卫生整治、扶危济困等各类志愿活动,涌现出了康县义工联合会、康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康县始终把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夯实理想信念宗旨根基。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康县好人”“最美交警”“最美环卫工人”“最美教师”“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先进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道德典型、学习道德模范、践行道德规范的浓厚氛围。

  同时,扎实开展“四新”竞赛活动、“六争六评”和美丽农户评选等活动,评选更新了各村“好人榜”,邀请他们在“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的事迹,弘扬人间真善美,传播社会正能量,推动文明风尚在农村生根开花。积极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印发了《康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八项规定》,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制度规范,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革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

  建立长效机制 凝聚创建合力

  康县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总抓手,建机制、聚合力,全员全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规格成立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分两批从各单位、各乡镇抽调14名工作人员,充实了创城办工作力量。

  同时,制定印发了《康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2018至2020年)》,按照《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责任书》要求,被考核的111个单位、部门、乡镇都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结合全县实际,康县还将《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细化量化,签订下发创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社区和各部门各单位,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遵循,保证了创建工作按一个体系、一个标准整体推进。根据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康县把124条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111个责任单位,与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将创建任务落到了实处。

  为了强化督查考核,康县将创建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加大了相关权重分值。创城办按照“天天有督查,月月有通报,季度排名公布,年终考核评比”的工作思路,加大日常督促检查,对没有完成任务、行动迟缓的单位,及时下发督办函,限期整改。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纵使不能荣誉加身,也要杀出一条血路,为最后摘取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奉献我们的担当。”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创城办主任赵双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上表示。

编辑:关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