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家岭上的气象站

时间:2019年06月06日 12:1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祁玉洁 于仕琪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老气象人在新建的华家岭气象站留影

   

昔日的老气象人

   

  始建于1943年的华家岭国家基本气象站是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被誉为首批“中国百年气象站”。70多年以来,虽然名称几经变更,但它始终扎根陇东高原的最高峰“观云测雨”,精准记录着华家岭梁上的“风云变幻”。不仅如此,它还对下游气象站台预测天气、气候变化具有参考意义和指标意义,是下游地区气象服务的风向标。

  70多年来,伴随着甘肃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华家岭国家基本气象站实现了从人工观测、电台发报到全面自动化、一键传输的巨大变化,然而唯一不变的是一代代气象人的坚守和担当,他们秉持“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优良作风,默默守候在大山高处,用青春书写了气象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壮志豪情。

   

昔日的华家岭气象站
   

如今的华家岭气象站

   

下游气象服务的风向标

   

  从通渭县城出发,沿着310国道行至马营镇,再从崎岖的山路向“陇东最高峰”华家岭一路北上,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华家岭气象站了。这里海拔2450.6米,气象站建于1943年1月,是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也是“中国百年气象站”。

  从建站至今,华家岭气象站的名称几经变化,但它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预报具有举足轻重的指示意义。这里每天观测到的数据会定时8次传送到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和省气象台,成为发布气象预报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如此,兰空、中川机场的天气信息也来自这里。可以说,这里发现的每一个信息,都与甘肃省局气象信息发布,及中川机场的航班出行息息相关。

  同时,由于华家岭属于典型的二阴寒山区。阴寒、潮湿、风大、多雨、多雾,雨雾凇日数多这些天气也给这里贴了标签。这里的观测数据也对下游气象台站观测天气、气候变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标意义,为下游地区进行科学实验、军事保障、防灾减灾、经济建设以及发布公众、专业的气象服务提供不可或缺的气象“情报”;为气候变化研究、业务实验提高准确、可靠和稳定的观测资料。

  华家岭境内沟谷纵横、岭梁交错的特殊地形,使得华家岭气象站对于研究气候变化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华家岭气象站的天气过程对下游气象台站——通渭、天水、平凉等站台预测天气、气候变化具有参考价值和指标意义的,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全国气象观测站网中十分重要,它是下游气象服务的风向标。”华家岭气象站站长康林介绍。

  华家岭气象站前辈们曾经总结出一句顺口溜:“华岭风一吹,杨柳条成堆,华岭雨要飘,雨凇化水熬,华岭风要转,下游天气变。”

  老观测员杨永福回忆:“以前华家岭也开展天气预报的制作,凭借三字口诀‘图、资、群’,图是指气温、气压曲线图;资是指气象资料;群就是群众经验。假如咱们华家岭风向改变了,下游地区(通渭、天水、平凉等地)就会下雨。虽然这是群众经验,但值班预报员应用的也比较多,都说明了华家岭气象资料的重要性。”

   

3分钟背后的变化

   

  “基于此,华家岭气象人一直以及时、认真、准确为工作理念。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管春雷滚滚、狂风大作、雨雾凇肆虐。”康林说。

  5月28日17时,测报股长牟静坐在电脑前,输入气压、气温、湿度、风、能见度等观测数据,气象数据便被一键编报和发送至省气象局。

  “前辈们用15分钟完成20多项气象数据观测和编报,如今,从采集数据到完成发报用时不超过3分钟。”牟静告诉记者。

  这短短的3分钟的背后,见证了华家岭气象站几十年的坚守和巨变。

  “那时所有气象数据都要人工观测,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在刮风雨雪天气更换温度及湿度的自记值,更换自记值要求很严格,为了不影响记录的准确度,一边淋着雨一边将记录纸压平、对齐、放进百叶箱,尤其遇到大风天气,就增加了放纸的难度性,大风随时会把记录纸吹走。”牟静说,“更换自记值要求每隔半小时更换一次,尤其气温零下摄氏度时,更换记录纸时,手指被冻得粘在了百叶箱上面,手指被撕破了皮,还得忍着疼继续编报。”

  “人工观测的艰难还不仅于此。”党支部副书记姬诚说,有次一位同事值班时就出现了雾、雨、雨夹雪、结冰、雨凇、轻雾、雪、积雪等8种天气现象。早晨7点,刚一上班她就发现自动站风向风速传感器冻结了,容不得多想,她爬上10多米高的风塔,敲打冻结物,直到7点半才使仪器正常运行。接着测量电线积冰,回到值班室又发现能见度异常,又出去查看能见度仪,清理上面的积雪。转眼观测时间到了,开始人工观测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测量积雪深度。

  姬诚说,“最怕的是上风塔,我们上去的时候,身上都要绑根绳子防止被风吹落下来。尤其是冬季除冰的时候用小锤子小心翼翼地敲,实在不行了,就会带一壶刚烧开的热水上去,一点点融化一部分冰,再用小锤子敲掉。”不仅是观测艰难,还有发送数据。

   

气象工作者不顾生命危险爬上10米风塔除冰

   

  老站长陈荣回忆,观测员将各气象要素数值抄录后,还得快速进行手工编报,之后两个人用电台向兰州发报。一个人手摇电台发电机,一个人用编码滴滴答答地发报。从观测到发送数据在15分钟之内完成,因为每个整点过三分,必须把观测的20多项气象数据传回甘肃省气象局。这就是说,不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还是刮风打雷,24小时中每小时45分时必须到观测场按照规程进行观测、记录、编报、发报。气象站是没有休息时间的,大家轮班工作。

  正是由于人工观测的艰难也让大家都不敢有半点马虎,一旦出现误差,就会影响陇东地区甚至全国气象观测的数据,这得按照重大事故处理。为此有些人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时常梦到观测失误,资料还没及时上传等情况。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华家岭气象事业进入快车道。伴随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的全面更新,华家岭气象站除日照人工观测外,华家岭气象站所有观测要素全部实现自动观测。尤其是伴随互联网和气象科技的发展,气象资料传送手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传输报文实现了由手摇电台发报到邮电局专线再到互联网传送的一键传输。

  2014年起,华家岭气象站持续几十年的一小时一报的测报模式,改为了每三小时一报,并取消了夜间观测。

   

老气象人在新建的华家岭气象站体验观察现代化的观测仪器

   

  70多年来,华家岭气象站业务正发生着从人工观测、电台发报到全面自动化,一键传输的巨变,这个变化正是甘肃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见证了国家科技的强大。

   

最能锻炼人的地方

   

  “由于条件艰苦,华家岭气象站在近三四年的招考中都没招到人,即便放宽招考条件,也没人报考。”华家岭副站长杨海燕说。

  康林回忆,那时候,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吃水,为了解决吃水问题,老一代工作人赶着驴要去20公里外的马营镇驮水,到了80、90年代,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人们开着三马子拉水,一趟来回得40分钟,拉30趟才能将水窖蓄满。为此大家视水为宝。

  70载寒来酷往,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下,气象人默默坚守,他们听春雷、伴风雨,一年四季记录风云变幻,为国家的气象事业作出了贡献,在这条岭上留下了无数气象人的脚步……

  据了解,华家岭气象站自1951年至今共历经12位站长。而在75年的时光年轮中,共有158位气象人在平均气温只有3.9℃,11级大风,全年平均雾日为156.7天的恶劣天气气候环境中坚守。

  1976年,老观测员杨永福那时才20岁,刚参加工作不久,冬日的一次值班观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到处都是冰,白花花的,气温表都结冰了。观测时看不清楚温度表的数据,没办法,为了赶发报时间,我用指甲去抠冰碴。观测结束还要量降雪量、雪深。我强忍着指甲的疼痛,继续编报并及时把报文发了出去。”

  “有个叫韩小兰的女同志,值班期间竟然出现13种天气现象,风塔上风杯被雨雾凇牢牢冻住。风杯的材料很轻薄,她不敢用力敲落沉甸甸的已经变成冰坨子的风杯。情急之下直接用嘴去咬,一下一下地拉扯着,让它快点转动起来。”杨永福感慨地说。

  老气象人刘俊学回忆起当时的冷,“那时候天气要比现在的冬天冷,没有电褥子。实在冻得受不住,我们就把砖头在火炉子上烧热,然后放在被窝里取暖。”

   

老气象人刘俊学在昔日华家岭气象站值班

   

  除了气候复杂多变外,高原反应也是气象人面临的一大困难,这里呆过的人都体会过高原反应引起的身体不适。但即使自然环境恶劣,大家都始终认为华家岭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在风霜雨雪的淬炼下,一批批气象新人成长为一岗多能型人才,变成了气象人眼中的“万能的观测员”。这里也先后走出了以中国第二十二次赴南极科考队队员史录俊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人才,被称为定西气象事业的人才摇篮。

  新时代的华家岭气象工作站生活条件和出行方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自来水,有了宽敞舒适的职工宿舍,还配备了现代化观测仪器,但是年轻一代的气象人仍然秉持老一代气象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大山深处,无怨无悔,默默为气象事业挥洒着汗水。

  “90后小伙子祁世玉抢修风向风速设备差点冻掉了耳朵。大家都知道他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身为气象人,他不顾一切,爬上风塔排除仪器故障,在他身上看到了新一代气象人的责任。”康林说。

   

过年值班是最平常的事情

   

  因为工作忙经常不能回家,康林站长被爱人抱怨成一个“嫁”给了气象站的男人。由于长期在阴湿环境中工作,康林站长落下了风湿病、胃寒病,同事们经常看到他包里装着煎好的中药袋,但他始终无怨无悔。

  不仅领导,这个站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有着感人的故事。“由于站上人员紧张,大家还要倒班,几乎多半月才能回家,陪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杨海燕说起家里生病的老人不能照顾,孩子不能陪伴,眼睛里含满了泪花。“婆婆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照顾孩子也是力不从心,记得小孩六个月的时候,半夜发烧,老公在外地出差,我值班不能回家看孩子,婆婆急得团团转,多亏了亲戚帮忙送医院,孩子高烧才退,如今小孩已经三岁半了,由于缺少陪伴,每次回家他看到我,总显得很生疏,要花好长时间培养母子感情。”

  因为工作特殊性质,这里的人过年值班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离家较远的,甚至长达5年才能回家过一次春节。许多时候值班任务紧,这里许多人都遇到过家里孩子和老人生病,自己却在单位值班不能回家的两难状况。

  2018年春节后,华家岭落下了厚厚的一场雪,大雪封山,交通彻底中断了七八天。正巧其他人全都出差和轮休,只有姬诚和观测员王赟两个人在单位值班。站上的新鲜蔬菜也吃完了,最后只能顿顿炒土豆。

  交通恢复后同志们全都马不停蹄地往山上赶,但雪还是太深了,车不幸趴窝在了离单位不到5公里远的地方。

  “值班的事就交给我就行了。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还可以继续坚持。至于吃饭,大不了早上炒土豆晚上烤土豆呗。”姬诚说。

  后来有人曾问王赟,大雪封山时待在山上是不是很难熬?他说北京有个佛爷顶,那里的气象站平时值班就一个人,一待就是二三十天;内蒙古有个图里河,一年有三个月大雪封山,人家的观测员照样坚守,我们的困难和他们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山下的老乡时常说气象站的人可笑,春天打雷,人家都是躲在屋里,他们向外跑,还东边听听,西边看看。夏天下雨,他们宁愿让自己淋雨也要保护记录纸。秋天雾天里,雾凇爬满了风塔,还要一遍一遍擦。冬天在雪地里走来走去。实在是让人不解。面对老乡们的不解和疑惑,我们只有无奈地笑一笑。”王赟调侃。

  在华家岭气象站大门外墙上写着八个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也许就是对气象人精神的最好的诠释。他们面对艰苦的环境,简陋的住宿,却依然斗志昂扬,几十年如一日地记录了宝贵的气象资料。到了新时代,气象人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共同见证了祖国气象事业一年年地飞越,见证了一个基层台站一年年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真实历程。而始终不变的,是那份担当与豪情。(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通讯员 于仕琪)

(图片由华家岭国家基本气象站提供)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