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积分”——榆中县打造爱心精神扶贫品牌探析

时间:2019年06月10日 14:49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蒋文艳 胡旺弟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为了唤起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从思想上拔“穷根”,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榆中县通过打造爱心超市、爱心志愿服务、爱心基金三大爱心精神扶贫品牌,全面激活了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流动的“红马甲”

5月24日一大早,在榆中县高崖镇关口村低保户石桂花老人家里,5名身穿“红马甲”的年轻大姐忙着帮低保老人整理房间、洗衣服,还陪老人拉家常。

这5名身穿“红马甲”的年轻大姐正是关口村2017年自发组建的爱心志愿队。

队长乔玉秀告诉记者,石桂花老人今年已60多岁,几年前儿子意外去世让老人身心受到重创,自从爱心志愿队经常到老人家走动,陪老人说说话聊聊村里的新鲜事,老人慢慢打开了心结,有时还会外出散心。

“他们自家地里都有很多农活,还经常为我们这些老人忙来忙去的,让我非常感动。”石桂花说,每次志愿者来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仅生活上帮了我的大忙,我的心情也比以前好多了。

“像这样需要帮扶照顾的老人村里有十几户,每个月我们都会组织2—3次志愿活动,通过邻里互助照顾受助人的同时,也让志愿者们找到了服务他人的乐趣。”高崖镇妇联专职副主席李娟娟说道。

“现在全村妇女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不少年轻人在农闲时也积极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乔玉秀说。

今年40多岁的李兰花是关口村志愿队的一员。她说,“能给村里做点事,比在家闲着看电视,玩手机充实多了。”

李娟娟告诉记者,高崖镇妇女清洁队已组织起11支,每个村都有爱心志愿队,在兜底政策的保障下,孤寡老人、智障、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生活来源已基本解决。但对于这些特殊群体来说,难点不在项目产业的扶持上,而在于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以及情感上的关怀。

近两年,榆中县在全县组建了“工匠服务队”“青年志愿队”“妇女清洁队”“三八鹊桥队”等4类爱心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4类队伍300多个、队员近5000余人、服务困难群众1.6万余人次。

“爱心”积出好民风

5月24日,高崖镇上的爱心超市里热热闹闹,村民胡应霞和几个姐妹正在摆着毛巾、烧水壶、洗衣液等琳琅满目的爱心积分货架前挑选着中意的物品。这里的所有商品,单靠“积分”就可以拿走。

一番挑选后,胡应霞将保温壶、洗手液和卫生纸拿到由李娟娟专门负责的积分兑换处进行兑换。胡应霞告诉记者,自己从村上组建爱心志愿队开始就加入了,每次活动结束后到村委会登记劳动时间、服务内容、获得的积分,几次下来到爱心超市兑换商品时,才发现获得的积分能换很多生活用品。“我现在的一部分生活用品都不用买,用积分兑换就够用了。”

“周围的姐妹们看到我每次拿回不同的物品时,都非常羡慕,渐渐地有更多人主动加入到爱心志愿队里。”胡应霞手指着还在挑选商品的几个姐妹说:“做志愿者两年了,当初也不是为了积分才参加志愿服务,但有了这个鼓励,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她们都是我带动加入进来的。”

接地气的措施激发了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尤其是低保户、五保户的思想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他们通过把自家的院子收拾干净、参与村集体事务、改善邻里关系等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积攒到一定额度后,就能兑换相应的商品。

专门负责兑换积分的李娟娟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群众从“看客”变成“参与者”,自从全镇成立爱心超市和爱心志愿队后,每个村的氛围都在逐渐改善,大伙积极向上的能量多了,等靠要的思想慢慢在改变,我们的扶贫成效由简单的输血式,向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方面转变。

“可以说,志愿服务积分的兑换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对志愿者来说,他们用劳动换得物品,积极性更高;对爱心企业来说,不仅能增加商品流量,还能扩大知名度;对于村里来说,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些村集体事务,进而加强管理。”李娟娟说道。

记者了解到,当前这样的“爱心超市”在榆中已建立了131家,用“志愿+自愿服务”获取积分的方式兑换实物,引导贫困户崇劳向善,脱贫意愿由被动变主动,为困难户重获“劳动尊严”搭建激励脱贫致富平台。

社会力量参加扶贫

“要不是政府及时地救助,我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家住清水驿乡王家湾村村民张成旺对着包村干部王立花激动地说。

张成旺今年63岁,去年儿子突然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次性住院治疗费就5万元,对于这个年收入仅一万多元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得知这个情况后,包村干部王立花立即向上级申请汇报,在住院期间,医保报销70%的医疗费用后,榆中县民政局及时下发1万元大病救助,和县乡两级拨付9000元的爱心救助基金,最终张成旺个人几乎没有承担治疗费用。

榆中县民政局局长豆怀荣介绍,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因患大病在医疗保险报销后依然无力承担高额费用,造成精神上困顿和心理上绝望的特殊困难,榆中县成立了“奉献爱心·共筑大爱”爱心基金,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住院合规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或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无法报销费用的临时救助和兜底保障;政策保障后依然无法承担子女学费(大学);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现有政府救助资源和救助政策无法覆盖或政府救助之后仍未摆脱困境的困难群众等,通过持续动员全县党政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捐款。

“截至目前,全县共募捐慈善爱心基金900万元,已救助514人,救助金额达68.5万元,同时,向各乡镇拨付捐赠款131.5万元,通过强有力的兜底保障政策,发挥了爱心基金‘雪中送炭’的作用,为特殊贫困群众再织了一张‘保险网’,让这些家庭倍感温暖、重拾生活信心。”豆怀荣说道。

包村干部王立花告诉记者,在县一级建立爱心基金的同时,2018年清水驿乡也成立了榆中县首个爱心志愿者协会。协会成立当天,募捐到爱心善款48万元。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在扶贫济困、赈灾救助、安老扶幼、支教助学、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记者发稿时,张成旺已收到清水驿乡爱心志愿者协会1000元的爱心基金。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