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期待回归“育人”初衷

时间:2019年06月28日 11:40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张栎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随着国家对学生研学的提倡,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这给不少面临巨大压力的旅行社带来了福音,研学旅行的巨大“蛋糕”给这些旅行社带来了新的生机。

  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研学旅行在增强学生动手、思考能力,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但是炙手可热的研学旅行市场背后,行而不学、安全存隐患等现象频频出现。业内人士认为,应建立研学旅行行业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而使研学旅行真正回归“实践育人”的初衷。

  

研学旅行炙手可热

  

  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式,研学旅行近年来可谓政策利好。从2012年教育部开始在安徽、江苏、陕西等8省(区、市)开展试点,到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都是对研学的支持与推崇。

  和传统旅行社组团操作模式不同的是,研学组团是学生家长先付款,旅行社不必垫资,且出行人数众多,少则百人多则千人。

  对于研学旅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不只是提出将研学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任务,还提出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这些相关内容。甘肃兰神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裴建宏告诉记者,“由于研学旅行涉及方面较多,责任重大,学校不可能单独完成,只能通过提供研学服务的旅行社或者培训机构完成。”

  据甘肃鸿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丁春雷介绍,十多年来,鸿鹄教育公司一直为受众提供亲子游、夏令营和各种户外体验课程的产品。自2016年起,公司更是将研学旅行单独提出来,开发新产品,目前最受学校欢迎的是武威研学产品,该产品最大的特点是确保至少一半以上是学习内容,其余则是体验和交流。

  刚刚参加完武威千人研学活动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在为期3天的武威之行中,孩子走进雷台、文庙、白塔寺等景区,诵读《凉州词》、学习儒学文化和汉礼、学习凉州会盟历史,聆听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治沙英雄事迹报告,让孩子收获丰富,培养了孩子的团队意识,独立性和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是一次非常好的研学活动。”

  

不得不行的研学之旅

  

  近日,兰州市民王女士初一的儿子要进行一次为期5天的敦煌研学之行了,但是费用明细清单里的几项内容,却让她很是不解。

  王女士认为,莫高窟门票的学生价格应该是148元,但是收费只有55元,很有可能莫高窟数字中心的内容就看不到了。而且,行程中几乎没有课程内容,既没有专家讲座,也没有敦煌绘画课程,这样莫高窟之行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其次,研学老师和队医,一共7个人,这对一个800人的团队来说,人员配备实在太少,即便加上各班的班主任随行,如此少的配备数量,让人很担心行程中能否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服务。此外,进入七月,敦煌酒店住宿,用餐费相对较高,但是报价却相对较低,这又让人怀疑孩子的住宿条件是不是达不到干净和安全这两个要求。

  而最让王女士不满意的是出行,行程安排不合理。第一天安排孩子们在火车上举行开营仪式,而且并没有在张掖安排住宿,可见第一天晚上是在火车上度过,但是再查了兰州到张掖的火车票之后发现,如果保证孩子们第二天一大早就能去丹霞景区,孩子们只能乘坐凌晨4点47分到张掖的车次;如果要避免孩子们凌晨下车,上午最早到达张掖的车次需凌晨四点从兰州出发,不管怎样选择都不能保证孩子的正常休息,再加上白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都是晚间乘车赶路,孩子的这趟研学之行,应该称之为研学苦行。行程安排太多,到了景点就是走马观花,所谓设计的课程内容应该都是在车上进行的,在景区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程实施,研学效果可见一斑。

  对于王女士的几点疑问,裴建宏认为是说出了兰州研学市场出现的问题。一是贴标签,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却只旅不学,内容空洞,走马观花。第二是辅导员与学生配比失衡,存安全隐患。第三是家长对研学产品的质疑不敢直抒其意,老师通知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花相同的钱看的景点多就是好的研学产品,这就偏离了研学旅行的初衷。

  尽管王女士有诸多疑问,却没有在班级群中询问老师。“既然研学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那研学就是不得不行之事。作为家长也希望孩子能有这样成长的机会,希望学校和教育部门在选择研学组织机构时,能更广泛地征询家长的意见,而不是不开家长说明会,就让孩子拿个告知书和协议书回来,让家长不得不接受。而且这样的活动,如果出点小状况,家长还不好找旅游部门投诉,毕竟孩子还要在学校上学。”王女士说。

  

研学旅行如何回归育人初衷

  

  造成研学旅行目前出现众多质疑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标准和监督反馈机制的缺失。

  裴建宏认为,从近几年研学市场的操作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的研学教育性原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研学行业没有标准可循,并且没有监督和管理机构或协会,导致研学后的考核、检查形同虚设。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规范研学市场最主要还是要研学执行机构能一切从孩子安全出发,将研学团队和传统出行团队区别对待,确保孩子安全。同时,省文旅厅也将发挥引导作用,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孩子们出行安全。也希望参加研学的家长和孩子发现问题后能及时反馈给文旅机构,方便文旅厅进行市场监管。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建议,研学旅行在课程设置和行程制定上要科学、合理。研学旅行课程应根据学校、家长的要求实行一团一品,避免千篇一律,用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学到专业的、科学的、趣味的内容。(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