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七十年 牢记嘱托再出发

时间:2019年09月09日 10:40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薛巍敏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访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州长马相忠

  

  9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临夏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州长马相忠就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莲花山风光
    

  记者:贫困一直伴随着临夏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视临夏的脱贫攻坚。现在到2020年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只剩不到2年的时间,请再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郭鹤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临夏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摆脱贫穷、解决温饱、奔向小康的历程,临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减贫史、脱贫史。“三西”建设、八七扶贫、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国家方略在临夏发展的不同阶段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临夏的关心支持逐年加大、力度空前,历届州委、州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团结带领全州上下一直为解决贫困、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接续奋斗,书写着一个个鏖战贫困、荡气回肠的脱贫故事。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面对“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的形势要求,面对剩余16.38万人的减贫任务,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感恩奋进、真抓实干,滚石上山、背水一战,集全州之志、举全州之力,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了总攻。

  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部署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户籍管理等方面问题冲刺清零行动,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过筛子”,不遮不掩、不推不拖,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年内将基本解决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同时,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计,因地制宜发展牛羊养殖、高原夏菜、经济林果、中药材、百合等特色农业,因势利导发展“五小产业”,扶持发展扶贫车间、农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消费扶贫,开展扶贫大培训大就业行动,形成了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填补、利益链分红、保险全覆盖的持续增收格局。

  此外,积极主动对接中央省上帮扶单位和厦门市,拓展深化协作内容和领域,管好用好帮扶资金,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今年厦门市已经落实4.44亿元帮扶资金,厦门恒兴集团与我州永靖县签订总投资30亿元的黄河三峡文旅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以旅游促脱贫、带发展。

  现在,距离2020年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有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鼎力相助,临夏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党中央、省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 史有东 摄
   

  记者:进入新时代,临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马相忠:我们在集中主要精力抓脱贫的同时,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围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正在全力推动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民企发展、生态治理、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开发八个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通道不畅是制约临夏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围绕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抢抓国家支持“三区三州”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政策机遇,正在谋划实施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十大项目工程”。这些项目建成后,临夏发展的基础条件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对今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目前,我们把旅游确定为全州的主导产业,按照全域旅游、全季节旅游的方向和“三区域带动、五长廊布局”的格局,全面推进旅游通道建设、景区景点提升、品牌节会打造和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商贸、体育、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全州旅游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20%多的增速,临夏“旅游热”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省内外的关注。

  临夏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区,也是省会兰州主要的饮用水源地,90%以上的区域是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守护好临夏的绿水青山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牢牢守住的红线底线。我们在全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的同时,着眼从长远解决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制定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今年以来,我们把开放开发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八个突破”举措之一,依托“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活动、厦门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平台,大规模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对接、产业协作和宣传推介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互办展销节会、加强经贸合作,通过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力度,不断提高临夏的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实现借力发展。

  记者:临夏民营经济起步较早,近年来发展的势头怎么样,今后将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

  马相忠:正如你所说,民营经济确实是临夏的一大特色。临夏历史上就是一个有名的商埠,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素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

  发展到现在,民营经济已稳稳占据临夏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州经济最活跃的因素和稳增长的重要动能。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税收入、带动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优秀民营企业。

  进入新时代,临夏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一个大的历史机遇期,迎来又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最近州上专门召开了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研究出台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8个方面62条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破解民企融资难、人才缺、负担重的难题,通过与金融机构加强政银企合作,通过出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推进大学生进企业服务,通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项目审批一个本子管到底、减少中间环节等措施办法,来缓解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此外,我们重视鼓励和帮助本地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拳头产品、加强组团发展,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像临夏这样一个发展滞后、深度贫困的地区,每干成一件事,需要投入比别的地方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需要一种迎难而上、滚石上山的精气神,您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郭鹤立:大家都知道,宋平同志提出了“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临夏广大干部群众身上体现得更为真切。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们每干成的一件事、每取得的一个进步,都离不开这一精神的支撑。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我们要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不断开创富民兴临新局面,更需要把甘肃精神不断传承延续、发扬光大。

  我们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八进”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各族群众;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等专题专栏,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的氛围越来越浓。

  我们大力倡导和践行担当尽责、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引导干部甩开膀子大胆干、迈开步子加油干,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推动发展、造福百姓上来,让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经受历练、成长成才,最近,我们州县市各级政府都开通了民生服务热线电话,各县市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布了所有县级干部的手机号码,随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闻民声而动,为民需而行,进一步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部署开展城乡综合整顿整治十大行动,从群众意见大、工作基础弱的问题入手,集中利用8个月的时间,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顿整治。通过一个阶段的集中整治,使临夏的干部作风优良、基层政权得力、社会秩序良好、交通顺畅安全、市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健康、文化市场干净、食品药品放心、宗教和睦和顺、发展环境优良,成为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

  

兰州—永靖沿黄快速通道
    

  记者:临夏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新中国70年的历程,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马相忠:大家都知道,我们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州情实际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事关临夏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平等、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始终是贯穿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条主线。

  2013年,国家民委确定我州为13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之一,赋予了我们争创先进、示范引领的重大使命,提供了探索经验、创新发展的重大平台,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2016年,国家民委命名我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这是国家给予我州的褒奖,也是对创建活动的充分肯定,更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赢得的崇高荣誉。

  自治州的发展历程和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正确,充分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不骄不躁不懈怠,再接再厉再争先,继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河州大地绽放出新的光彩、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