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 精准施策产业扶贫拔穷根

时间:2019年09月19日 09:5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何成军 通讯员 郭晓芸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何成军  通讯员 郭晓芸

  近年来,高台县坚持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与剩余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并重,科学精准施策,全面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计划,着力实施扶贫项目,大力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积极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着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步伐,全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善。至201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878户235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82%。

  见到南华镇成号村建档立卡户赵祥时,他正在圈舍里忙碌着。几年前,赵祥是村里的贫困户,劳力少、孩子上学,加上身体不大好,一年收入微薄。2016年,他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贷了3万块扶贫贷款买了3头牛。这3头牛让老赵有了脱贫的希望。

  接下来,他不仅扩大了牛羊的养殖规模,还搭建了日光温室,并在村上的引导下,种植了燕麦、孜然、苜蓿等经济作物。现在,老赵种植着20多亩地和2个温室,圈舍里养着10头牛和25只羊,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看着越来越鼓的腰包,生活有了盼头。“养殖羊和牛一年收入2万多元,种的燕麦、玉米、孜然能收入2万多元,温室2万多元,这样下来一年纯收入能有3万多元。”赵祥告诉记者。

  近年来,高台县通过产业带动、资金扶持、政策保障、创新机制等措施,大力实施“一户一策”“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全力推动到村、到社、到户产业发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步伐。2018年,全县16个贫困村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91%,累计新建养殖小区8个,为贫困户改建暖棚圈舍808栋3049间,扶持发展养殖大户155户,养殖业覆盖贫困村的比例达100%。同时,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提供劳务等方式参与企业、合作社建设和产业发展,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帮带发展模式。采取按比例分红、入股保本分红等方式,创新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扶持企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来源。深化开展金融扶贫,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7143万元,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难题。

  南华镇永进村四社建档立卡户韩秀兰过去由于四个孩子都要上学,也没有发展起“像样”的产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去年,她通过到户项目补贴建起了养殖圈舍,搞起了牛羊养殖。今年出栏了些牛羊,她的收入翻了几番,致富信心也更足了。“今年卖了6头牛、8只羊,收入7万多块钱。”韩秀兰面带喜色地告诉记者。

  该县将项目资金落地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大力争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以16个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3%以上、贫困户2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实施到户项目。仅2018年,全县安排用于扶持产业发展的项目8项,资金2149.54万元;落实精准到户到人项目11项,安排资金2419.2万元,到户率达到了94.56%。今年,全县总投资3909万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已开始实施。通过产业到户、到人的方式,将脱贫资源送到贫困户手中,形成了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帮扶模式,使贫困群众走上了稳定脱贫的道路。

  在巷道镇卫生院正远分院,前来看病的殷家庄村村民殷占俊老人告诉记者,他患有高血压,需要常年吃药住院进行治疗,现在,家门口的镇卫生院就轻松解决了他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大病少花钱,小病不出门。该县各镇卫生院还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组,实行“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三级联动”管理模式,一对一指导,为村民进行日常身体检查和健康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实现了100%全覆盖,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9.09%,确保了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钱看病、便捷看病。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