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羲皇故里再谱华章

时间:2019年09月23日 10:57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现辖两区五县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天水是历史文化荟萃之地,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伏羲、女娲和轩辕黄帝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

城市面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和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谱写了天水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市各族人民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近年来,天水举全市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缺吃少穿”到“丰衣足食”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的新阶段。

  坚持不懈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五小”产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集中力量补齐短板弱项,实现了贫困村水泥沥青路、安全饮水、动力电、4G互联网“村村通”和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乡村舞台、村文化图书室、村便民超市“全覆盖”。

  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方式,探索推行了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村级“八大员”服务性岗位、“扶贫车间”、农村教育园区等扶贫模式,得到了国家、省上的肯定和推广。2011年以来,天水市累计减贫118.11万人,退出贫困村613个,贫困人口由133.15万人减少到15.0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3.31%下降到4.87%,目前甘谷、武山两县已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

    

  特色产业全面发展

  天水具有良好的农业立地条件、工业发展基础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水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持续推进“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93∶1∶6调整为2018年的14∶30.7∶55.3。

  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和“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2018年天水市果品、蔬菜、畜牧业产值分别达到87.5亿元、88亿元、85.1亿元,劳务收入达到145.6亿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军民融合、航空维修制造、大健康、文化旅游产品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8年,天水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5.65亿元,是1949年的3564.9倍,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近年来,天水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首位产业,麦积山、伏羲庙、大地湾等大景区加快建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42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3.3亿元。重视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中医中药、文化旅游等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建立“1+1+10”政策体系,加快重大示范性项目建设,2018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36.1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0.88%。

      

  基础建设持续发力

  天水市坚持基础先行、城乡联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通车总里程由1949年的255公里增加到11188公里,4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市与县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113个乡镇和2491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2468个建制村通公交车;全市铁路运营总里程445.8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倍多;天水机场开通国内五个城市往返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8万人次,天水顺利驶入“高速公路时代”“高铁时代”“航空时代”,日行万里、朝发夕至已成为现实。

  注重打基础、利长远,集中破解影响发展的瓶颈制约。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9月27日将建成通水,曲溪城乡供水工程顺利推进,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75处,困扰天水“缺水”的历史难题将有效解决。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农村电网建设,行政村光纤网络、10千伏以下电网实现全覆盖,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规划并启动建设成纪新城、三阳川新城等“八大新城”,城区供水普及率98.94%,燃气普及率78.71%,建成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平方公里增加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65%,近年来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

易地搬迁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持续推进“接放管服”改革,天水市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2002年的1059项削减为179项,减幅达83.09%,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2%,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14.2万户,注册资金1516.2亿元。

  同时,强化金融改革,华天电子、众兴菌业、成纪药业成功上市,126户企业在“新三板”或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使天水变成一片投资的热土,万达、碧桂园、恒大、绿地、世贸、天适等国内知名企业先后进驻天水或达成投资协议。

  天水还成功举办30届公祭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牵头承办具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多次承办全国山地自行车赛、中国龙舟公开赛、“李广杯”射箭比赛等全国性重大体育赛事,使天水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天水被誉为“陇上小江南”,生态环境向来在全省有较好的基础。虽然这样,天水还是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让全市生态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此,天水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造林绿化102.66万亩,道路绿化6910.9公里,森林抚育46.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20%左右提高到36.45%,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79和25.12个百分点。注重加强城市绿化,城区园林绿化面积1947.4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62%、38.95%。

  同时下大力气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近5年,天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今年前8个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1天,居全省前列;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均为100%。注重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累计完成农村改厕28.11万户,创建清洁村庄594个,美丽天水建设焕发新魅力。

  70年风雨兼程,70载春华秋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0年来,天水人民砥砺奋进,全市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看今朝万千气象兴,今日的天水大地,呈现出勃勃发展生机,展现出美好发展图景,372万天水人民信心满怀,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

  望未来前景更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水人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努力把天水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