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打造“美丽农村公路”陇南品牌

时间:2019年09月25日 15:32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蒋文艳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产业/行业

  “辉煌七十年·媒体看交通”系统报道四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

   

  陇南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境内高山与峡谷相间、河流与沟壑交织,地形地貌复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对陇南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兰渝铁路通车,成州机场通航,武罐、成武、十天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陇南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0万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向南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8月24日下午,“辉煌七十年、媒体看交通”记者团走进陇南两当县金洞乡新潮村栗子自然村,感受了农村公路建设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实惠和喜悦。

  

  山乡公路的巨大变化

  一直以来,公路建设都是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所在。

  两当县栗子村村民董安民就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记者被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所吸引,今年64岁的董安民说,这正是交通便利后带给栗子坪组的变化,“原来这里没有路也没有桥,出行只有沿着河道,要过七十二趟河半天后才能到县城,村里想盖房材料运不进来,农产品想卖出去遇上下雨天就运不出去,等天晴了,价格也降下来了。”

  自从2013年村子对面修建两太硬化路通车后,这6年间,村里陆续搞起了多元产业,种花椒、养鸡、养蜜蜂……现在有货不愁卖,很多客商直接走进大山,上门收购,一斤土蜂蜜卖到了50—80元,一年下来能收入近十万元。董安民还说:“不仅如此,村里还建起了农家乐,现在夏季到这里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采访团经过新修建的“连心桥”,走进栗子坪组看到,这里家家户户建有整齐干净的房屋,有石头砌成的花园,整齐划一的猕猴桃源,一箱箱摆放整齐的蜂巢,眼前的一切,让记者们真实感受到了美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这条路不仅带富了栗子村,还带火了两当云屏山的旅游。云屏山在两当乡以南38公里处的大山之中,四周山势挺拔。尤以南面似一道高高横卧的城墙齐齐的把半边天遮盖,因为有雾的关系而愈发神秘。云屏山正如其字一样,远处高山草甸常年被云雾所包围。曾经,这里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一直不被外人所知。

  在云屏镇黄各达村,村主任陈开雄告诉记者,这里风景虽好,但在农村公路没修之前,村民们一个月才进一次县城,现在到山下20分钟就到了。

  云屏镇镇长吕彬介绍,云屏镇位于南秦岭北坡的深山峡谷中,作为旅游乡镇,从前土路蜿蜒,群众出行不便,游客也望而却步。农特产品运输成本很大,制约当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一条条农村道路的建成,联户路甚至院落的硬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周边自驾游迅速升温,农家乐、农家客栈生意越来越火,群众的收入也越来越稳定。

  

  公路畅则百业兴

  近年来,两当县树立“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理念,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大办交通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有过境铁路1条34公里,在建高速公路1条20.19 公里,国道1条30.925公里,农村公路122条1150.9公里。全县公路全部达到四级以上技术标准,行政村通畅率和行政村通车率实现100%全覆盖。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两当县建设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城乡的公交网络,先后开通了县城至显龙、县城至站儿巷等2条公交线路,极大地完善了县城周边公交服务网络。目前,县内营运客车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村,营运车辆29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便利交通愿景。

  公路畅,百业兴。通村畅乡、连村到户、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为两当县精准脱贫提供了坚强支撑,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两当县坚持“公路建到哪里,绿化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对所有建成的县乡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打造了全长481公里的生态文明长廊和太阳至云屏百里绿色长廊。同时,针对不同环境条件、地理地形修建了观景台、停车休息区,使每一条公路都变成了青山绿水相映、林荫鲜花簇拥的景观大道,为县上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据统计,在交通建设强有力的保障下,2018年两当县旅游共接待119.2万人,同比增长23%,旅游综合收入5.501亿元,同比增长28%。

  此外,便利的出行条件,解决了农副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农民的腊肉、核桃,野生的玄参、七叶一枝花、猪苓等大山深处的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特色产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了产业保障,人流物流信息流进一步加快,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人均2798元提升到2018年人均6513.6元,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5.87%下降至0.12%。

   

    打造“美丽农村公路”陇南品牌

  过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天堑变通途”。目前,陇南成了徽县通陕西白水江、康县阳坝通陕西燕子砭、五阳路等一批“联网路”“出口路”,畅通了陇南通往汉中、宝鸡、广元等周边市县的骨干通道,促进了资源要素的便捷顺畅流通,为“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截至2018年年底,陇南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万多公里,公路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60.8公里,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公路网密度10.3、27.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3万多公里,占全省的1/8。全市共有客货运输企业63户,营运车辆14345辆,客运班线289条,公交线路78条,等级汽车客运站14个,物流园区22个,各类物流企业217家,快递企业88家。一批批“独一份”“特中特”“好中优”“错峰头”的油橄榄、花椒、核桃、蜂蜜等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进了青岛、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陇南市还围绕交通扶贫通村畅乡和“修一条公路、造一片风景、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加快实施“建制村通畅、路网改善、窄路加宽、千村美丽、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村组道路”七大工程,基本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网络。

  “贫困群众从‘雨天一身泥、晴天满身灰、出门天不亮、归家黑漆漆’到‘三面碧山田千顷,乡路光洁机车鸣’,从用双脚丈量里程到车流穿梭如织,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陇南市交通局副局长王长才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陇南市 “四好农村路”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有三个县分别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全省示范县,通过辐射带动、示范引领,推进全市农村公路不断提质增效,形成了“美丽农村公路”陇南品牌。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