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脱贫摘帽县先进经验展示

时间:2019年09月26日 16:40 来源: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崆峒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崆峒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崆峒区天源肉牛养殖场开展利用美国生物菌素青贮培训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2017年,平凉崆峒区草峰镇郭刘村妇女彭彩霞靠精准扶贫5万元贷款在草峰镇街道和丈夫开起了餐馆,依托餐馆的生意,她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由于老人生病,以前只能在餐馆里边打工边种地,全家6口人生活困难。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在餐厅里当服务员,慢慢地自己开餐馆当老板。”彭彩霞说,精准扶贫让她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获得了2019年崆峒区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脱贫攻坚中,草峰镇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积极整合扶贫力量,组织市、区、乡、村四级596名帮扶干部,广泛开展了以“讲政策、讲问题、讲典型、讲要求、讲感情”的五讲活动,引导贫困户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

  草峰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让产业大户与贫困户捆绑发展,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全镇果园面积达1.6万多亩,带动贫困户发展果园1958亩。帮助养殖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23个,引导贫困户积极入社127户。全方位为贫困户就业提供服务,2018年全镇劳务输出8120人次,实现劳务创收18934万元。

  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出门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喝水基本靠挑,养牛基本靠放。”这是颉岭村村民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5年,峡门乡削平三个山头作为集中安置区建设用地,对颉岭村76户群众实施整体搬迁,并在安置区建设肉牛养殖小区3处,养牛暖棚60座,实施人畜分离。

  “这三年比在沟里十年都好。现在养牛不是为了基本生存,而是要养好,卖个好价钱,能致富。”家住峡门乡的马畔单家已有存栏肉牛16头,仅养牛一年纯收入就达四五万元。2017年,峡门乡出栏肉牛突破5500头,创产值近6000万元,养牛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

  除了大力发展牛产业,崆峒区还把苹果产业和蔬菜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全面推广“党支部+国有三公司一平台+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助农脱贫增收。

  近年来,崆峒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任务、最大的民生,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总体要求,抓住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三个关键”,下足绣花功夫,用好各项政策,全力以赴补短板,千方百计提弱项,倾心尽力惠民生,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9月崆峒区顺利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2018年全区实现了8个村289户1097人脱贫退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470元增加到5526元。2014年至2018年累计减贫1.12万户4.59万人,其中主导产业为养殖业的2490户,占22.3%;种植业1921户,占17.2%;劳务输转6356户,占56.9%;旅游产业及其他的402户,占3.6%,贫困人口减少到1382户487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2%。

  立足区域优势,发展产业抓脱贫。崆峒区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农业消费”经营模式,以崆峒山大景区为带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观光、游园采摘等新业态,建成花所天源、崆峒西沟、白水金伟源、白庙贾洼等乡村旅游示范点14个,花所镇寺沟村、麻武乡麻武村被评为“全市2018年最美旅游乡村”,2018年全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新建劳务基地60个,创办“扶贫车间”6个,2018年输转劳动力8.7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79亿元,其中输转贫困户劳动力98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388万元。同时,结合崆峒区实际和市场需求,因村施策、因人而异,着力培育特色致富项目,突出抓好“小而精、短平快”的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2018年实现经济收入526万元。

  今年以来,崆峒区深入推进“九大冲刺行动”,抓实抓细“一户一策”脱贫措施,全力实施“六大巩固提升工程”,截至2018年底,崆峒区贫困村减少到15个,贫困人口减少到487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2%,累计退出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4.55万人,预计今年年底,崆峒区将实现15个村2076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2%。

  

灵台找准病根子开好药方子

  

灵台找准病根子开好药方子

  

  
灵台康庄牧业公司肉牛养殖场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马如娟

  

  灵台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2013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79个、贫困人口1.55万户5.8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39%。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灵台县情的真实写照,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重在找准病根、开好药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对此,灵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有着清醒的认识。

  “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按照平凉市确定的这一发展思路,灵台大力发展肉牛、果业、劳务三大主导产业,让群众致富奔小康干劲十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出了“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贫困户”的劳务产业新路子;移风易俗,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积分超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厚植文明乡风;梯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让贫困群众“搬走”贫困、“搬来”幸福,“改掉”旧貌、“改出”新颜,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在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塬地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2%左右,长期以来,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和农作物产出为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党支部书记姚军福把目光聚集在村里的饲草和村民养牛耕地的传统上。“发展牛产业是个不错的致富门路。”有了这个想法后,姚军福率先在村上建起了牛场,成立了公司,流转土地种紫花苜蓿,养起了平凉红牛。看到姚军福牛场产生效益后,村民们纷纷跟着养牛。全村牛的数量从2013年不到400头发展到了2019年的800多头。截至目前,姚军福的灵台县盛丰农牧业综合开发公司已带动了全镇148户村民养牛。

  近年来,灵台县坚持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杠杆,按照基础母牛每头补贴5000元、架子牛每头补贴3000元的标准支持村民发展牛产业,其中贫困村养牛达到1.1万头,截至2018年底,全县出栏肉牛6.9万头,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脱贫攻坚过程中,灵台县以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为目标,精准对接村情实际、户内现状和脱贫需求,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牛果主导产业,因户施策,积极扶持发展中药材、小杂粮等多元富民产业,确保精准扶贫真正扶在根子上、精准脱贫真正脱到关键处。

  近五年,贫困户、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步伐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底,全县贫困村养牛1.1万头、栽植果园5.08万亩、种植蔬菜7879亩,实现了贫困村主导产业、贫困户增收项目全覆盖,全县贫困群众人均从三大产业中实现收入2801元。

  路、水、电、房是最触手可及、最目力可测的民生,也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五年来,灵台县大力推进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工程,五年累计建成硬化道路462.2公里,新改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8处,完成自来水入户15949户,真正让贫困群众走上了硬化路、吃上了放心水、用上了稳定电、住上了安全房。

  2018年7月份,百里镇芦子集村的贫困户王亚军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个3口之家,新建面积74.06平方米,彻底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在这之前,受自然条件、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限制,他和父母亲一直住在祖辈三代居住过的窑洞里,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如梦幻一般。

  像王亚军这样的脱贫事例只是灵台县因户施策实现脱贫的一个缩影……

  十八大以来,灵台县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时的5.83万人大幅减少到2385人,年均减贫超过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39%降至1.15%。2019年4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灵台县以贫困发生率1.15%,贫困村退出比例96.2%,群众认可度97.31%、错退率0.03%、零漏评的成绩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23万灵台人民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没有完成时”的韧劲,披荆斩棘、壮歌而行,努力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丽画卷。

  

玉门牵住牛鼻子打造米粮川

  

玉门牵住牛鼻子打造米粮川

  

  
玉门市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杨棋焜 摄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丽丽 苏海琴

  

  走进玉门市柳湖镇富民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画卷。漂亮的小康住宅整齐排列,笔直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村民生活其乐融融.

  柳湖镇富民村是玉门市19个移民村之一。移民之初,富民村到处是荒凉的戈壁和贫瘠的盐碱滩,经过几年发展,如今这里良田遍布、屋舍俨然、阡陌纵横,是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米粮川”。

  作为移民镇的玉门市柳湖镇,从帮助群众脱贫到引导群众致富,柳湖镇紧抓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产业基地培育,变“输血”为“造血”,着力以产业发展带动移民群众增收致富,2015年底就实现了整体脱贫。

  柳湖镇富民村三组的张迎芳经营着一座日光温室,5座钢架拱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告诉记者,为了让村民增收致富,富民村建了一个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搭建日光温室10座、钢架拱棚185座,发展特色林果1560亩。园区种植的圣女果、草莓、火龙果、瓜果等口感品质俱佳,深受城乡人们的青睐,棚均收益达到了8000元以上,贫困妇女人均纯收入增加到6000元以上,设施种植已成为妇女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柳湖镇的变化只是玉门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玉门市从保障基本生活、拓宽增收渠道、培育富民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和补齐基础“短板”入手,全力以赴抓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1.62%降低到0.0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村退出率达到100%,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508元增长至2018年的6823元,增幅达到2014年的2.7倍。

  今年,玉门市扎实落实省市绿色生态产业园建设有关优惠政策,加快推进高标准连栋示范温室和连片日光温室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绿色生态产业园和合作示范基地。在柳湖镇戈壁农业示范园示范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农业科技在园区的示范应用,有效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标准化引领作用。在温室中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在钢架拱棚中推广瓜菜育苗移栽、瓜菜立体种植、双拱双膜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着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的农产品,合理安排茬口,实现设施农业的高效益。

  针对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的实际,玉门市精心举办了农闲充电、精准普法和农业实用技术三个培训班,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采取“夜校集中学、送教上门学、结对包教学、家庭亲子学”等多种培训方式,有效提升了贫困党员群众的整体素质。特别是玉门市独山子、小金湾等少数民族乡贫困群众接受了文化知识再教育,能熟练运用常用汉字,进行电商购物和手机上网浏览新闻。玉门被全省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成为文化振兴的一张名片。

  同时,玉门市着力在脱贫攻坚一线锻炼选拔干部。先后选派6名年轻乡镇干部到浙江宁波、舟山等发达地区挂职,对75个帮扶单位干部进行调整优化,选派20名机关干部到贫困村、移民村、产业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建立人才实训基地5个、人才孵化基地1个,选派110名科技特派员开展脱贫攻坚技术服务,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今年4月,玉门成功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武山抓富民产业拓增收渠道

  

武山抓富民产业拓增收渠道

  

  
武山县豆角交易市场(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海琴 通讯员 朱瑞冬

  

  武山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3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56个,深度贫困村73个,12.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发生率高达28.67%。

  近年来,武山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举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精准发力、尽锐出战,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去年,全县减贫1817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4%,贫困村退出100个,退出率达到85.9%。今年4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武山县退出贫困县。

  初秋季节,记者从武山县城驱车30多公里,来到武山县温泉镇大山深处的棋盘村。青瓦白墙的靓丽民居,花草锦簇的长方形广场,纵横交错的水泥入户路,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穿村而过……让人不由感叹,大山深处竟有如此世外桃源。

  温泉镇棋盘村党支部书记丁丁告诉记者,近年来,棋盘村采取抓党建、强基层、育产业、提素质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养壮大中药材种植、牛羊养殖产业,群众脱贫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形成了山清水秀、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据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武山县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紧盯深度贫困村,深入开展“绣花”式扶贫,实施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行政村通水泥路、安全饮水、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自然村通动力电、农家书屋、文化广场8个全覆盖,并狠抓村庄清洁、全域无垃圾治理、村庄绿化,全面消除“视觉贫困”,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今年,武山县境内降雨适宜,全县3万亩正茬架豆长势喜人,陆续采摘上市。

  7月17日,记者在武山县桦林镇寨子村四季鸿利种养殖合作社架豆种植基地看到,连片成畦的正茬豆角,花繁叶茂;藤蔓之间,一束束细长的架豆挂满竹架。

  “今年寨子村种了320多亩豆角,现在陆续已经上市,价格1.8元到2元之间。”桦林镇四季鸿利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闫双龙说。

  寨子村村民高列香坦言,以前种麦子,一亩地最高产量也就500斤,能卖500多块钱。现在,种一亩豆角产量2500多斤,一亩地的收入至少在4000元以上,比种麦子、菜籽、玉米等收入翻了好多倍。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攻坚进程,近年来,武山县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首位产业来抓,截至2018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7万亩,产量达125万吨,产值近23.5亿元,蔬菜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

  此外,武山县还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协调地方龙头企业与1600多户农户签订购销合同,解决百姓大面积种植后可能遇到的滞销情况,使豆角成为武山种植区域最广、面积最大的高原夏菜,真正成为了群众增收最快的富民产业。

  走进武山县榆盘镇河程村,一排排光伏矩阵布满了整个川道地区和山地,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出蓝色的光芒,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正在基地务工的河程村农户刘卫忠说,有了这个光伏发电基地,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农忙的时候干农活,闲了在基地务工挣钱,干一天200多元,收入还是很可观。

  武山县发改局副局长杨福茂告诉记者,武山县光伏扶贫项目装机总容量23.7兆瓦,按照武山县光照,每度上网电价0.75元测算,每年发电量为2780万度左右,电价年收益2085万元。扣除年运维费用300万元,税费240万元,还余156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收入。2018年,已为3615户群众和156个贫困村集体分红1316万元。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