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窝子”到高楼大厦

时间:2019年10月09日 10:56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李春燕 通讯员 李多进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聚焦嘉峪关系列报道之三

  

——嘉峪关市人居住房发展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春燕 通讯员 李多进

  

  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住有优居,住有美居。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腹地,被誉为“西部明珠”的嘉峪关市像一颗宝石一样,镶嵌在茫茫戈壁之上,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回望岁月,这里的人居住房从“地窝子”到平房,再到被称为“鸡窝楼”的小楼房,直至今天的高楼大厦,一代代住房的变迁,书写了嘉峪关市住房发展的历史。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1958年12月,酒钢正式开工,一批批建设者在戈壁滩上战严寒、斗风沙,住“地窝子”、啃干馍馍,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为共和国的钢铁事业发展不懈奋斗。时光飞逝,“地窝子”已成为记忆。生活在“地窝子”里的老一辈建设者劈山凿水、风餐露宿、战天斗地,为酒钢牢牢扎根戈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酒钢不断发展壮大,也让荒芜的戈壁深处充满生机,带动了各项产业的发展,慢慢改变了酒钢建设者的生活。原先朝夕相伴的“地窝子”成为历史,一排排崭新的平房在雄关脚下拔地而起。

  “那时候,酒钢建设的平房大多是青砖、土坯砌成,在当时看来十分洋气,有两到三间卧室,还有厨房,尽管每户只有三四十平方米,但在当时,只有双职工才有分房资格,单身职工和家属户口不在本市的也只有羡慕的份。”曾是酒钢职工的张克增老人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城市里平房住宅区的建设,一度让酒钢建设者们扬眉吐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酒钢和市属单位开始大量修建楼房。为了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那时的楼房,每户居住面积不大,平均五六十平方米,最大不超过100平方米,被称为“鸡窝楼”,有的家庭几代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现在看来虽然是有些拥挤,但在当时,人们对于这样的住房已经是很满足了。

  改革大潮涌,戈壁满眼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嘉峪关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和谐优美,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多年来,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列全省之首,被列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将平房和“鸡窝楼”甩到历史潮流的末端,成为寄于高楼大厦之下的棚户区,与这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棚户区落后的生活条件、残缺的基础设施、脏乱的环境卫生也成了老百姓日常诟病的话题。搬离、拆迁棚户区成为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的迫切愿望。

  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2015年9月15日,嘉峪关市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召开,一场史无前例的棚改攻坚战拉开序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采取“上级支持一些、财政补一些、银行贷一些、企业垫一些、居民拿一些”的筹资途径,坚持“先补偿后拆迁、原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先规划后建设”的工作方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进程,努力实现全市棚户区居民从“忧居”变“宜居”的总体目标。

  从2015年开始三年以来,嘉峪关市10171户居民实现了“以危换安、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新居梦”,彻底改变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城市面貌。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矗立戈壁钢城,一张张乔迁新居的笑脸如花般绽放……雄关大地随处可见欢乐和谐的场景。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同时,嘉峪关市立足实际,听取民意,不断加快涉及31014户居民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截至去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5平方米,住有所居、住有优居、住有美居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曾是酒钢职工的方祖宽老人,从住了几十年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他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苦了一辈子,住了几十年的平房,老了能搬进新楼房,享福啦!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我们这一辈人的福气?我这辈子,最念的就是党的恩情。”方祖宽老人的心里话,代表了老百姓的普遍心声。“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如果没有棚户区改造的好政策,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套房子。党和政府给我们好政策,下决心改造棚户区,又出台征迁的优惠方案,一套房子没花几个钱就拿到手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嘉峪关市不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用人民美好生活的尺子去丈量每一件民生实事的落实,把人民的幸福感塑造成一座座丰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嘉峪关这座新型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迈向未来。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