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绿了沙漠 富了百姓

时间:2020年01月07日 10:4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吕国彦 李伟丽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吕国彦 李伟丽

  隆冬时节,笔者驱车驶进临泽县蓼泉镇南沙窝治沙区,只见昔日裸露的沙丘已经被一簇簇茂密的植被所覆盖,连绵起伏的沙漠上,梭梭、红柳等一棵棵沙生植物旺盛生长。

  临泽县蓼泉镇双泉村王建龙从2015年以27.4万元竞拍到蓼泉南沙窝9000多亩林地的经营权以来,用3至5年时间,栽植梭梭4000亩,嫁接肉苁蓉5000亩,发展林下经济养鸡、羊2万只,把环绕家乡的这片沙漠建成公益林管理区、苗木繁育区、中药材种植区、林下养殖区、沙漠旅游区,带动周边的农户共同致富。

  “原来一望无际全部都是沙漠,寸草不生,自从把肉苁蓉种上之后,用围栏的形式围起来,沙漠上慢慢长出草来了,再种上梭梭之后,慢慢地沙漠没有了,生态也比较好了。”蓼泉镇双泉村村民王建龙高兴地跟笔者说。

  “以前我们这周边种的棉花全部都让沙打掉了,现在治理的确实挺不错的,风沙也小了,环境也绿葱葱的。”蓼泉镇双泉村村民林多义说。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境内沙漠、戈壁面积占三分之二以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房。”曾是当地群众深受沙尘侵袭之苦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广大群众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治理,生物治沙和工程治沙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持续开展防沙治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境内39万亩的沙漠上实施压沙工程、种植梭梭。目前,已建成防风固沙林27.1万亩,阻沙林带187公里,农田防护和生态经济林15万亩,封育荒漠植被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67%。

  防沙治沙不光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带富了一方百姓。在临泽县平川镇“苁蓉”林场,成片的梭梭林迎风挺立,工人们查看肉苁蓉长势。

  肉苁蓉是沙漠里的宝贝之一,被称为“沙漠人参”。2008年,原本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贾其煜回到家乡平川镇,承包了2200亩沙漠戈壁,办起“苁蓉林场”,尝试栽植梭梭、培植肉苁蓉。经过10年的时间在这片沙漠种植梭梭达到3.88万亩,肉苁蓉1.8万亩。经过不断摸索,贾其煜摸着了梭梭嫁接肉苁蓉的门道,研发出苁蓉切片、苁蓉茶等产品,不仅自己取得了可观效益,还带领周边老百姓脱了贫。

  林场负责人贾其煜介绍说:“我们春季和秋季劳务用工这一块支出的费用500万左右,现在厂里面有2个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月有2000多块钱。我们也鼓励周边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留守妇女、复员军人,还有返乡创业的青年有愿意种植梭梭肉苁蓉的,都免费提供种子、技术指导、设备,按照市场价格包销。”

  “我是2014年到这个林场打零工,一年能干三个多月,近乎100天,每年挣近乎万来块钱,家庭主要收入就靠在这儿打零工。”林场工人张先生说。

  近年来,临泽县将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沙区资源,培育和发展沙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经济林果、日光温室、产品加工等为主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药品、保健品、果品等沙产业产品,涌现出一大批专业种植户、育苗大户、龙头加工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共同走向致富路。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