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千古秀 游客四季旺

时间:2020年01月08日 10:06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李双胜/文 通讯员 陈治平 尤斌/图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地理/旅游

雪映麦积山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双胜/文 通讯员 陈治平 尤斌/图

  冬日的一场雨雪天气,让麦积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寒冷的天气和厚厚的积雪,没有阻挡住游客的雅兴和摄影爱好者的热情。他们纷纷驱车来到麦积山,欣赏雪落麦积的独特景观。

   

桃花沟风光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镇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麦积山石窟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山上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童话世界
  

  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景区内松竹丛生,山峦叠翠,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春来一片苍翠,夏日山花烂漫,秋季白云红叶,冬天玉树琼枝,颇有四季皆景的南国风光,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2010年12月15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麦积山景区风景优美,其中“麦积烟雨”为天水十大景观之一,那如仙如幻的美景使游人为之陶醉。清翰林邑人吴西川在《麦积烟雨》诗中赞曰:“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可见烟雨之撩人。登上麦积山石窟的“散花楼”俯瞰,方圆百里林海茫茫,如诗如画,满目生碧,气势磅礴。如将色彩缤纷的花瓣腾空撒下,随着气流缭绕而上,可出现“天女散花”般的迷人景象,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麦积山石窟开凿在距地面80米的悬崖绝壁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

  

秋染曼殊寺
   

  安史之乱年间,诗圣杜甫流寓天水,专程赴麦积山游览,并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麦积区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全境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境内森林覆盖率6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名副其实的陇上“小江南”。区内旅游资源富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历史、古迹、风景结合独具特色,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自然景观100多处,已开发的景区(点)25处。除了麦积山景区以外,麦积区还有仙人崖、卦台山、石门、牧马滩、净土寺等众多著名景区,境内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70%以上,是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区。

  

十八罗汉峰秋色
  

  近年来,麦积区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按照“构建大景区、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培育大产业”的要求,深入挖掘全区旅游资源,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生态文化旅游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城市,2018年、2019年连续2年成功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文化生产经营单位216家,旅游商品、纪念品1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间接带动3万余人就业。2019年,全区共接待各类游客2276.12万人次,创文化旅游综合收入115.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和21.5%。

  

麦积区利桥红河崖漂流
  

  为了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麦积区结合实际,编制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方面的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立了“一轴贯穿、两核引领、四区联动、五线并举”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了“一中心、八公司”投融资开发建设平台,采用市场化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优势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全区共谋划实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22个,总投资416亿元,麦积山景区游客中心、天水黄河雕漆文化博览园等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有序实施。同时,积极引进开发探险、攀岩、滑雪、漂流等游客参与、体验性强的特色旅游项目,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区上还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强化旅游道路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标牌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城乡旅游发展环境。

  

冬季滑雪
  

龙舟赛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