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浇灌特色扶贫产业

时间:2020年06月23日 14:4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董金霞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财经/金融

  

——农发行庆阳市分行创新政策金融模式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纪实

  

  农发行庆阳市镇原县支行支持的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农发行庆阳市宁县支行支持的宁县苹果产业特色经济林建设项目

  

  苹果深加工生产线

  

  农发行庆阳市庆城县支行支持的环县羊产业联合体标准化养殖场

  

  □ 董金霞

  金融如水,浇灌产业,普惠群众。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在革命老区庆阳,围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农发行庆阳市分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紧抓省市政府支持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服务优势,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庆阳市全力打造的“北羊南果”的产业发展布局,助力“331+”产业扶贫,采用“统贷共管”的方式创新“产业联合体”模式支持肉羊产业发展,打造宁县苹果“产业联合体”模式,大力扶持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实现了对地方产业发展扶持从特殊时期的紧急输血到激活长期造血机制,进而提供多层次、立体化金融服务的创新蝶变。

  通过落实农发行总行和甘肃省分行的安排部署,在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中,农发行庆阳市分行用金融活水在陇东大塬上浇灌出一个个致富之花。

  

2300万元利润的背后

  

  自1月30日复工以来,镇原县唯一一家大型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就一直忙碌着。

  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玉米收购、饲料加工、种鸡繁育、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及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2019年被确认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2020年2月24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列入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

  “今年前4个月,公司实现盈利2300万元。”说起这个数字,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传中感慨不已。

  张传中的感慨来自于企业在疫情期间起死回生的经历。作为农业生产养殖企业,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为充分发挥重点保障企业市场供应作用,企业制定了3个月的保供应生产计划,在原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增产699万只白羽肉鸡,生产鸡肉产品27576吨供应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加之消费市场低迷,严重影响了产品销售,企业资金回流变慢,导致企业生产异常困难。

  得知中盛公司面临的资金困难后,根据镇原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全面恢复生产确保供应的通知》精神,农发行镇原县支行积极与企业负责人对接,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辟信贷业务绿色应急通道,通过省、市、县三级行联动,在24小时内完成了4000万元专项贷款的审批发放,既满足了企业当前资金需求,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保障民生供给发挥了作用。

  “为让贷款及时发放,加快办贷流程,支行信贷人员群策群力、加班加点收集完善要件资料,利用一晚上时间全面完成信贷申报。”农发行镇原县支行副行长范建英坦言,这是镇原县支行投放的首笔疫情防控应急贷款,也是全县首笔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这笔贷款的投放充分彰显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作用,为助力县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农发行力量。

  3月11日,根据企业资金申请,在农发行省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镇原县支行再发力,向中盛公司投放庆阳市单笔金额最大疫情防控专项贷款2.1亿元,为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和解决流动资金短缺提供了充足的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从提出融资申请到资金到账,仅用了5天,还享受了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优惠利率。目前公司已经满负荷恢复生产。”张传中高兴地说,今年要是没有农发行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强有力支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就没有保障,更不可能实现盈利。

  “今年以来,农发行镇原县支行先后向中盛公司发放应急贷款四笔,累计达到2.85亿元,用于种鸡采购、饲料、疫苗药品等流动资金需求,支持企业在疫情期间发挥重点保障企业市场供应作用。”农发行镇原县支行信贷员席青说,在这之前行里已向公司发放8000万元扶持企业发展。

  镇原县是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企业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287人,其中未脱贫35人,已脱贫252人就业,月平均工资4000元。”张传中说,有了农发行的支持,公司还在进一步招工,扩大产能,争取早日达到年屠宰1.2亿只白羽肉鸡的既定目标,助力更多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为快速推进镇原县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农发行镇原县支行成功获批固定资产贷款120000万元,并于6月19日先期投放2亿元,全力支持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面粉加工、豆粕等配套产业发展。该项目是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关注的招商引资项目,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将在镇原县23个村新建18个养殖场和6个种鸡场。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出栏肉鸡6000万羽。同时,可直接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年人均增收4.8万元,还将有效带动当地和临近区域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促进当地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

  

新兴的“产业联合体”

  

  脱贫攻坚产业兴旺是关键。环县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工业基础薄弱,走产业扶贫的道路是解决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环县发展羊产业,从历史上天然放牧型,转型为舍饲养殖型,正在向标准规模化升级,为实现这一产业转型升级,以前“小、散、弱”的传统模式行不通,需要政府组织、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新型经营主体和生产模式,需要通过工业化组织加强产业带动。结合以往发展产业的经验教训,为确保生产稳定、质量可追溯和安全防疫、标准化、规模化的路子,就需要政策金融创新模式,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发展瓶颈,在政府主导组织下,联合各类经营主体,将各类资金有机结合,助力产业发展。

  “扶持产业金融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农发行积极探索环县羊产业的发展新模式。”农发行庆阳市分行行长汤晓越说,按照庆阳市“北羊南牛、塬果川菜、草蓄平衡、农牧循环”的发展路径和环县政府抓统筹、定政策、搞服务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良好机遇,农发行发挥政策性金融资源优势,指导成立“国有企业+龙头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新兴产业联合体,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原则,探索“合作共赢、主体共选、机制共建、风险共担、资金共管”的“五共”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支持环县肉羊一体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由农发行牵头创新的环县羊“产业联合体”最大特色是“统贷统还、统购统销”的运营模式,实现了资金支持、风险防控、有效管理的统一,解决了农民个体承贷能力不足,合作社财务管理空白,龙头企业投入大、周期长、产出低的问题,由环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环县众成湖羊养殖示范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方入股组建甘肃环县黄土高坡童子羊产业有限公司按照资金总需求统一融资、闭环管理、单社核算、按期归还。

  为确保羊产业联合体的正常运营,财政资金按固定资产贷款额度的3%给予每个标准化养殖场贴息2.4万元。企业资金确保项目资本金按比例如期到位。保险资金对存栏羊实行“双保险”,政府财政补贴80%-90%保费,保险公司对存栏羊进行生命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发生风险时按照保险责任赔付资金。由省政府注资100亿元成立的甘肃金控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保证担保,发生风险后担保资金及时按照担保责任落实到位。农发行信贷资金根据项目进度和用款计划及时投放到位。

  按照创新的运营模式,农发行贷款给环县黄土高坡童子羊产业有限公司后,由童子羊公司统一采购项目建设材料和生产经营资料,统一支付项目建设费用,并统一投放合作社,由中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质量和技术标准,统一组织合作社生产经营,按照不低于政府确定的保护价统一收购产品,统一进行加工和销售,实现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全部回笼到童子羊公司在农发行开立的专户上。“我们是先羊后款、先草后款,保障贷款闭环管理,实现了从钱变羊到羊变钱的转变。”环县黄土高坡童子羊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姬鸿图说。

  在这一联合体中,合作社以规模化生产获取农产品销售利润,用于自身利润留存、合作社分红和还本付息。环县木钵坪子塬合作社带动深度贫困村1个,带动贫困户35户,已调入基础母羊200只,194只母羊产羔368只,成活341只,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1万元,净利润20万元,向贫困村实现分红5万元,向贫困户分红3.5万元,剩余11.5万元由童子羊公司与中盛公司按6∶4分红。

  农户在联合体中以“按股分红+按资产分红+劳务报酬+村集体分红”方式,获得稳定收入分配和最低收益托底保障。“去年,羊产业发展了起来,家里30亩地种了苜蓿和青贮玉米,公司直接上门收购,产量高有收益。”在环县洪德镇张塬养殖场打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志丽说,从种粮到种草,土地收益高了,还解放了劳动力,除了养殖场打工收入外,家里还有分红的收入。

  “一年时间,我们的养殖规模已发展到11万多只,每天产羔300多只。”姬鸿图高兴地说,自2019年3月与农发行合作以来,截至目前,环县标准化肉羊养殖扶贫示范合作社项目成功融资29000万元,已投放贷款28510万元,共建成合作社124家,共购进基础母羊59000只,已产羔58550只。

  从项目运营情况看,环县羊产业基本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科技化的现代养殖产业发展格局。环县羊产业已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211户,每户每年享受固定分红1000元;带动大学生就业193名,其中贫困家庭学生62名,年均收入5万元-6万元;招聘饲养员305名,其中贫困人口90名,年均收入4.2万元。“扶持产业是真正把政策性金融资金用在了刀刃上,社会效益也提升了。”农发行庆城支行副行长张智轩说。

  

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念羊经发羊财。实践证明,环县羊产业联合体有效打通了支农支小“最后一公里”。该模式通过“产业联合体”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体系,极大地解决了单个农户、合作社融资难、对接市场能力不足、生产经营效率低的实际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按照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发展模式,环县正努力打造全省肉羊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第一县。”环县县长何英禅说。

  环县标准化肉羊养殖项目作为庆阳全市产业扶贫和支持合作社样板项目,其运营和融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汤晓越介绍,按照这一模式,农发行又先后向镇原县、华池县审批湖羊产业贷款3.09亿元。截至目前,已审批庆阳市环县、庆城、镇原、华池四县贷款7.44亿元,发放贷款6.12亿元,支持建办合作社398个,带动建档立卡户19259户,模式创新成效越来越显著。

  与此同时,环县借鉴“产业联合体”经验,制定了《环县奶山羊产业发展规划》,分步骤实施奶山羊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农发行庆阳分行又进行了二次探索,提出了通过“企贷共管+统贷共管”模式,分步骤支持项目的实施。第一阶段由龙头企业庆阳伟赫乳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日处理羊奶500吨的智能化羊乳加工厂、存栏2万只的奶山羊繁育场和2万只的扩繁场,引入政府参股企业加强产业指导,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采用“企贷共管”模式,培育产业稳步发展。第二阶段当养殖厂规模扩繁至4万只后,复制“产业联合体”模式,成立“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联合体,采用“统贷共管、分用统还”的融资模式,建设20个总存栏量20万只的奶山羊养殖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同参与产业发展。

  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信贷资金需求3亿元已审批到位,6月19日农发行庆阳市分行向庆阳伟赫乳制品有限公司投放2.1亿元产业扶贫贷款,用于支持年产18万吨功能性液态羊乳产品全产业链开发项目。该项目可带动环县建立专业养殖合作社20个、2000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按期脱贫,同时通过增加就业,为当地贫困户增加收入。目前,公司以就业形式,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20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是全国最大的进口奶山羊繁育养殖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羊乳加工生产基地,对环县乃至庆阳市吸引更多的相关配套辅助产业落户具有极高的产业辐射效应。这一模式也是农发行庆阳市分行“产业联合体”的又一次探索和升级。

  

苹果产业发展示范区

  

  初夏的宁县,一眼望不到边的苹果园里,村民们都在园子里忙着打工。“规模大、长势良好的苹果产业离不开农发行庆阳市分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宁县果业局局长范红年所说的支持指的是该行在宁县推进的苹果产业联合体的信贷模式。

  围绕庆阳市苹果产业布局和“331+”扶贫政策,农发行庆阳市分行发挥政策性金融引导的作用,通过“打基础,搭骨架,注血液”的路径,多方位支持苹果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苹果种植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打造全国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乡村产业兴旺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为实现政策金融支持苹果产业扶贫项目的突破,农发行庆阳市分行创新采用公司自营模式、创新风险防控模式、创新银担合作模式、创新多方关联模式,向宁县金农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投放1.6亿元苹果产业项目扶贫贷款,实现了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农发行承贷、贫困户脱贫四方共赢的目标。

  “这笔贷款的投放实现了庆阳市分行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品种的‘零突破’,同时也是庆阳市分行与甘肃金融控制集团有限公司创新银担合作以来发放的首笔贷款。”农发行宁县支行行长张彦武说,这一模式由宁县金农公司负责本项目的融资、购建和运营等一体化职能。既不增加政府债务,又无需政府经营管理,由企业采用运营期内获取的项目收益偿还农发行贷款本息,还款来源稳定可靠符合农发行政策要求。2018年,农发行贷款1.6亿元由宁县金农公司购买庆阳海越农业有限公司4000亩果园,果园的运营管理由海越继续负责。通过购买盘活了果园这一资产,解决了海越公司面临的资金难题,扶持了苹果产业发展。

  宁县金农1.6亿元项目按照庆阳市政府出台的“331+”产业化扶贫模式运行,把宁县金农公司与贫困群众联系起来,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形成产业发展利益联合体,项目运营后助推宁县18个乡镇、241个贫困村,其中省定贫困村53个、59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

  2019年4月,宁县金农公司按照入股比例对59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33个一般贫困户、241个村集体进行了分红,合计分红3392.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最高分红8400元,村集体最高分红6.72万元。“家里的4亩地入股到合作社了,去年在果园里零散地干了9个月收入了1万多元。”宁县焦村镇西卜村贫困户王丽华说。

  通过加强与宁县政府和当地企业的沟通,农发行加大了对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重点龙头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成功向甘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投放产业化流动资金循环扶贫贷款11200万元,推进了苹果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条。“公司生产的果汁30%出口,截至目前,今年已出口2600万元的果汁。”甘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红锁坦言,公司让宁县20%的次等果完全利用起来,为果农增收600万元。

  围绕推广“产业联合体”模式,农发行宁县支行参与创建了政府财政性资金输入、龙头企业入股、合作经济组织资金参股、“三变”参与等共同组建产业联合体公司庆阳华绿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共同推动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设,营销产业扶贫贷款4亿元,解决苹果产业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环节资金缺口,满足企业“物资流”和银行“资金流”双闭环管理。

  

创新服务实现共赢

  

  自1996年12月成立以来,农发行庆阳分行就找准定位紧跟地方经济发展步伐,围绕庆阳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强化金融政策性服务,恪守服务宗旨,为庆阳市提供了量大质优的金融服务和市、县两级政府构建起了良好的银政互通、互信、和谐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通过创新政策性金融信贷模式,农发行庆阳分行通过带动产业培育和发展,促进就业和地方财政增收,为实现地方稳定脱贫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提升了金融服务贫困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农发行庆阳市分行2018年11月成功向镇原县融达经济投资有限公司投放全省首笔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贷款1亿元。这一项目采用“政府授权、公司自营”的模式运作,由镇原县政府授权,国有公司负责项目具体实施,通过调剂项目形成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收入偿还贷款本息,实现项目财务平衡。贷款的及时投发,促进了镇原县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快速实施,有效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大力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项目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项目完成后增加耕地2839.32公顷,增加全县粮食产量1917万斤,有效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732人稳步脱贫,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按照省上的批复,复垦耕地形成的结余指标可全部用于跨省交易,复垦为一般耕地或农用地的每亩土地30万元,结余指标跨省交易收入大幅增加了镇原县财政收入,交易收入用于拆旧区复垦费用,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偿还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有力地加快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为镇原县2020年全县整体脱贫提供了资金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农发行庆阳市分行各项贷款余额88.6亿元,较年初增加7.92亿元,增长9.82%;扶贫贷款余额66.14亿元,占全行贷款的74.65%。不良贷款实现清零目标。

  为尽职履责谱写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华彩乐章,农发行庆阳分行还积极对接市列重大项目,全力做好项目营销储备工作,累计营销储备重点项目12个,拟融资38.58亿元,目前已批待放项目8个,合计金额25.985亿元。

  勇担金融使命,助力地方发展。庆阳市政府金融办对农发行庆阳市分行的评价是: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金融政策,积极创新业务产品和服务模式,金融服务的质效不断在提升。围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农发行庆阳市分行一直在创新中前行,在实践中探索,在奋进中努力。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