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无声润心田

时间:2020年07月14日 12:2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牛占虎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走进兰州市通渭路小学中山分校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六月,金城兰州繁花似锦,黄河岸边波涛汹涌。白塔山下,百年中山桥熠熠生辉。被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命名为精品学校的通渭路小学中山分校就坐落在这里,成为人们敬仰的知识殿堂。

  该校被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命名为精品学校。于2018年5月与通渭路小学实行一体化办学,成为通渭路小学一体化办学体的一员,从此正式更名为“城关区通渭路小学中山分校”。两年来,学校乘着城关区一体化办学的东风,依托通渭路小学优厚的教育资源,稳步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该校负责人介绍,学校围绕“中山”这一核心文化,确定“立本求真”的办学理念,在“树中山精神、立中山品牌、建中山文化、育中山新人”办学思路的引领下,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力求把学校打造成一所“精致有内涵”的校园。

  “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奉献的精神”是老师们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师德标准;“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严格严明的组织纪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自信自豪的人格魅力”是老师们对教育的执著追求。尤其在近两年中,在一体化办学实施中,通过一系列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使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中山分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优势明显,遍地开花。学校以城关区教育局提出的“小乐器进课堂”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陶笛校本课程,实现了“人人一个陶笛 生生都能吹奏”,普及率达到100%,成为兰州市首个全员开展陶笛教学的学校,对周边的学校起到了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被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命名为“陶笛特色示范校”。学校声乐教育、舞蹈教育成绩斐然,舞蹈队连续多年在城关区艺术节比赛中取得一等奖,合唱队在2019年省、市、区艺术节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

  体育教育方面,学校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成效显著。将中国传统的毽子文化进行了创意,开展了花式毽子特色体育活动,被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命名为“花式毽球特色学校”。学校响应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冰上体育项目的号召,开展旱地冰球运动,多次在兰州市比赛中获奖,2019年5月参加了全国体育联盟特色活动展示获得好评。

  体育教育的探索,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升了校园文化气质,树立了学校鲜明的办学品牌,培养了敬业、专业、乐业的艺术教师队伍,造就了多才多艺的学生群体,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优化。在教学中一批享有名气、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脱颖而出;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教育教学中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道德境界。同时,体艺教育的发展,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形成学校特有的课程文化。

  

  

  学校以“九大核心素养”为主旨,将现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制定了立本(国家、地方课程)和求真(校本课程)两类;选修和必修两种形式;真知课程、本色课程、善行课程三个部分;体艺与健康、语言与人文、德育与社会、知识与探究四个板块的“二二三四”体系“本真”课程。目前,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各级部门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共开设37门课程,其中8门国家课程,2门地方课程、27门校本课程,其中经典诵读、陶笛、毽子、印象中山桥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通渭路小学中山分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彰显自己优势特色并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一是真知课程:必修课,属于知识与探究板块,包括7门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通过基础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二是本色课程:由23个选修社团和必修课程“经典诵读”组成,属于体艺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板块,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艺术审美、以及阅读能力。三是善行课程:由必修校本课“印象中山桥”和选修课“社会实践”、“团队训练”组成,属于语言与人文、德育与社会板块,通过社会实践和学科融合,加强对学生关注人文环境的引导,丰富生活体验,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走进校园,书香扑面,书声琅琅。这所具有厚重文化而又充满创新活力的学校,将在这样一个赋能与变革的时代,以“办百姓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抓住“一体化办学”的机遇,持续发力,勇创辉煌。

  花开虽无声,润心必有痕。打开孩子心灵知识的窗口,办百姓满意的学校,他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