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粮改饲”实现种养双赢双促

时间:2020年09月22日 09:5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李双胜 通讯员 顿映杰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以养促种调整农业结构 以种促养助推畜牧产业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双胜 通讯员 顿映杰

    

  

  “今年的青贮玉米长势好,预计每亩能产5吨左右。”张家川县马鹿镇龙口村五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何天祥一边望着郁郁葱葱的青贮玉米地,一边盘算着今年给肉牛的青贮饲料量。眼下,青贮饲料逐渐进入收割季节,像何天祥一样的种养大户再也不愁青贮饲料了。

  何天祥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我种了15亩青贮玉米,自己家养的6头牛的饲料有了保障,剩余的作为订单种植饲料,收割后直接卖给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年下来,养殖、种植和合作社务工收入,家庭收入超过了3万元!”

  从单纯种粮到大面积种植饲料玉米,是张家川县广大农民种植观念的一大改变,这得益于张家川县大力实施的农村“三变改革”和“粮改饲”补贴政策。

  

  

  近年来,张家川县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农村“三变”改革,把粮改饲工作作为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种养加互动互促的草食畜牧业生态链条,积极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产业结构。

  “从饲料玉米种植、收贮等环节实施补贴政策,全县范围内所有养殖(种植)合作社、大户和贫困户所种植饲料的玉米,每亩按200元进行补贴;县内所有青贮量100吨以上的养殖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按全株收贮每吨50元的标准补贴。”张家川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黎文斌告诉记者,“粮改饲补贴政策的落实,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养殖和种植户、合作社及相关企业的积极性,推进了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张家川县牧谷草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去年种植2500亩的基础上又流转了500亩土地,实行订单农业,走“企业+农户+基地”的种植模式,建立稳定的饲料玉米种植基地。公司经理李龙说:“公司与周边的龙山镇、大阳镇等5个乡镇15个村的600户饲料玉米种植户签订《青贮饲料玉米收购合同》,订单种植饲料玉米8000亩,对种植户实行技术跟踪指导,保证青贮饲料玉米的质量及产量,确保了青贮饲料源。”

  农户将土地流转以后,还可以在公司务工,实现多种收益。在公司务工的西沟村农民李喜贵就是受益者,他说:“我不仅能按时拿到租金,还在公司打零工,旋地、除草、收割、装运……从春种到秋收,大半年时间在这里忙活能挣1万多元!”

  从局部种植到乡镇大面积种植,“粮改饲”在张家川县走出了“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加”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新路子。

  

  

  马鹿镇益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养殖牛、羊达1600多头(匹、只),以前没有自己的饲料基地,在冬季要购买大量的饲料;去年以来,合作社自己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青贮玉米,刚好满足养殖饲料需求,降低了牛羊养殖成本,而且为土地流转贫困户群众支付流转费和务工费200多万。

  目前,张家川县建成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示范点20余家,以点带面带动了农户分散种植。今年预计实现全株玉米青贮25万吨以上,黄贮籽实玉米秸秆15万吨以上,种植户每亩收入1500元。

  近年来,张家川县推广种植粮改饲饲料玉米已达54636.5亩,其中贫困户种植11924.3亩,有力助推了全县牛羊产业大发展,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183.03万头(只),经济效益显著,基本实现了产业增产、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生态增强和种养两端双增收的预期目标。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