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 绿色崛起正当时

时间:2020年10月21日 10:2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王云祥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对面工地就是我们正在建设的花卉产业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省最大的花卉中心。”站在三楼办公室窗前,百益现代农业公司副总经理郭宏伟说,这个命名为“和政百益农业产业示范园”的项目总投资21.6亿元,未来将发展以蝴蝶兰为代表的花卉产业基地。

  和政是“古动物化石之乡”,也是河州花儿发祥地。在贯彻“山水林田湖草”发展理念之时,全县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开发,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构建全季大旅游格局

  

  深秋时节,站在海拔2500多米的和政县法台山景区主峰,眼前五彩斑斓的深秋景观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有松鸣岩国际滑雪场、高空漂流、5D玻璃吊桥、远古印象、七彩滑道、丛林飞索等大型旅游项目,随着游乐设施日益完善,全季节旅游已经形成。”法台山景区负责人张海军说,去年景区接待游客61万人,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旅游人数仍呈增长趋势。

  

和政县法台山5d高空玻璃吊桥

  

  按照“山水和政、冰雪和政、绿色和政、美丽和政”的发展定位,和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构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

  穿行在和政,到处盛开的鲜花把和政装扮成花的海洋。

  据介绍,松鸣岩、古生物化石、花儿已经成为和政旅游发展的三大品牌。在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珍藏着黄河象、和政羊等3万多件古动物化石,被称为“化石的王国”。

  “春风吹开了水红花,自来水引进我家。黄元帅苹果树上挂,尕票子扎成了疙瘩。”一曲美妙绝伦的花儿,唱响了民族团结创业的主旋律。和政每年都在松鸣岩景区举办花儿节,五湖四海的花儿爱好者慕名而来,场面十分壮观。

  和政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薛维明介绍,和政已经构建起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和旅游线路,全县大景区旅游设施齐全,旅游软硬件建设稳步提升。

  同时,和政打造了咀头村、狼土泉村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120多家乡村农家乐,逐步促成“村镇变景区、民宅变旅馆、农民变老板”的旅游服务新局面。截至目前,全县接待游客97.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9亿元。

  

农业开发跨大步

  

  三合镇位于和政县东北部,百益·和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在这里开建。这个投资21亿元的大项目,规划面积1650余亩。

  郭宏伟介绍,该项目一期总投资6.2亿元,占地约148亩,主要包括花卉种植区、农业科技区及玫瑰广场三大功能区。目前,高新温室花卉基地已经完成,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

  “这个项目预计发展蝴蝶兰300多万盆,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形成集花卉种植管理、分级包装和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可解决500多名劳动力就业。”郭宏伟说,项目旨在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旅游为一体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必将极大地改善生态旅游环境,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郭宏伟对这个大项目建设和未来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公司目前引进了荷兰的蝴蝶兰品种,他们将在这里开展荷兰蝴蝶兰原种培育,利用现代化营销模式,打造我国西部花卉中心区。

  在郭宏伟看来,花卉市场需求还在持续扩张,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步提升,观赏鲜花将融入人们休闲娱乐生活。“我们培育的蝴蝶兰有8个品种,以后要发展到20多个品种。”郭宏伟说,做品牌农业和品牌花卉市场空间很大,前景广阔。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政正在打造陇上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基地。

  在松鸣镇狼土泉村,有全县最大的赤松茸种植基地。正在采摘赤松茸的张世红说,她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年迈的公婆,一年还有1万多元的打工收入。

  狼土泉村赤松茸种植基地负责人宋生文介绍,该基地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赤松茸,平均亩产4000斤左右,亩产值达3万多元。赤松茸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供不应求。

  

和政县赤松茸产业

  

绿色崛起正当时

  

  在和政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园区等新型产业基地已然形成,一批批大型农业产业开发项目正在迅速崛起。

  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和政加强中药材、赤松茸、高原夏菜、藜麦等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全县经济作物产量稳定提升,销售渠道畅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农民增收明显。

  “公司最终将花卉产业开发项目建在和政,主要是这里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得人心。”郭宏伟说,农业基地化发展步伐加快,不但推进了当地土地流转、发展了劳务经济、提升了农业品质,促进了农民增收多元化,同时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和政县的城市乡村,绿色发展空间巨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速换挡之时,低碳绿色成为社会共识。目前,和政县正在以绿色发展为统筹,推进南阳山生态农业观光区、北部畜牧养殖及中药材饲草种植区、中部果蔬种植及畜牧加工区建设。同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扶贫车间等发展步伐,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