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走上致富路 农家院里奔小康

时间:2020年10月29日 17:43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任伟 张继龙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任伟 张继龙

  老庄洼村地处崆峒区大寨乡东南的山梁沟峁上,立地条件差,以前群众就靠种小麦和玉米过日子。“前些年村上穷,大家都生活困难。”马平广告诉记者,30多年前,他就出生在那里。

  零几年的时候,打工潮在老庄洼村兴起,村里富裕劳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挣钱,马平广便是其中之一。他跟村里几个年轻人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几经辗转,在新疆一家餐饮店找到了工作。

  “后来成了家,有了小孩,父母年龄也大了,干农活不方便,为了照顾一家老小,我就回来了。”马平广说,照顾家庭的事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那就是缺钱花。

  好在那时脱贫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村上把马平广一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也把他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贫穷不可怕,怕的是丧失斗志。工作队多次上门走访马平广,跟他谈心交流,给他做工作,建议他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当时家里盖新房还借了钱,根本就没有资金投入。我就在银行贷了10万块钱,搭建了牛棚,买了8头牛养上了。”马平广边说边夸赞党的扶贫好政策,“现在政府对我们农民养牛扶持很大,村里给了一台小型铡草机,盖牛棚也补助了1万元,有了政府的帮助,我养牛的信心就更加充足了。”

  

  

  牛养了一段时间后就生病了,找来乡上的兽医看了几次都效果不佳,这可把马平广难住了。驻村工作队知道情况后赶紧帮他联系市里的兽医专家和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了医治,好在损失不是很大。“当时我就不想再养牛了,多亏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开导我,给我打气鼓励,还帮我申请了10万元精准扶贫贷款,拿到这笔钱后,我就又买了些牛养上了。”马广平回想着当时的情景说。

  养牛是门技术活,马平广从头学起,虚心向周边的养牛大户请教、学习,没事就与畜牧技术人员微信聊天,谈技术、解难题,乡上村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场场必到,认真做笔记。

  逐渐掌握了养牛技术,马平广把这些牛当成宝贝一样来饲养,每天一大早,就起床铡草、喂牛、打扫圈舍、清除粪便,日复一日,不厌其烦。马平广说,“人勤牛不懒,只要多学多干,科学喂养,每一头牛都能膘肥体壮。我就不信,能让穷撵着我跑一辈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马平广的精心饲养下,这些牛很快就给他带来了收益,马平广决定用赚来的钱继续投资,扩大养殖规模,一下子养了30头牛。他还承包了90多亩地种植饲草,修建了青贮池,解决了饲草料不足的问题。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通过不断的努力,马平广一家在2018年顺利实现了脱贫。

  

  

  幸福都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马广平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勤勤恳恳做事,就能创造美好生活。如今,马广平的牛棚里牛存栏量达到了40头,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光是去年一年的收益,就有12万元,不仅还清了贷钱,还买了车和拖拉机,他正在脚踏实地的迈步在小康道路上。“看着牛儿一天天长大,给我换来一张张红彤彤的百元大钞,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马广平咧嘴一笑,满是得意。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