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蒲公英”扎根千万家

时间:2020年11月12日 16:04 来源: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花开遍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赵鹏

  近年来,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紧紧围绕思想引领、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主题活动,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新时代文明馨香浸润百姓心田。

  

  

抓阵地建设,整合现有资源

  

  岷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和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建立了县乡村“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形成了“三级书记”带头抓、宣传部门牵头抓、各个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由县乡村三级书记担任主任(所长、站长)的县实践中心、18个乡镇实践所、371个村(社区)实践站,实现全县文明实践体系三级设置全覆盖。全县28个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完成优化整合,构建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实现了“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整合线上线下多种资源,创建“文明岷县”公众号,在爱岷县APP开设了“文明实践”专栏,及时播发全县各级工作动态,有效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提升工作。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单位职责,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制度》等规范制度和考核办法,促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抓思想引领,凝聚精神动力

  

  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紧扣理论政策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群众的关注点,在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常态上着力,不断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深化志愿服务新格局。一是“建体系”。在县志愿服务总队之下,组建了10支骨干志愿服务队伍,43支部门、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分队,各乡镇组建了371支村(社区)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13600余人,已组织开展各级志愿服务培训68场次,参与志愿者6300人次,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志愿服务体系。二是 “强队伍”。组织基层党员、乡贤能人、志愿者等,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群众工作的稳定可靠力量。同时注重发挥社会志愿队伍辅助作用。实施骨干志愿者孵化培训项目,组织开展星级资质认定,评选表彰最美志愿者。三是“树品牌”。各志愿服务队结合各自工作先后创新开展了“政策宣讲”强信心、“扶贫三场会”鼓干劲、“文化惠民”传文明、“典型示范”润乡风、“敲锣打鼓”送荣誉、“德孝生日会”暖民心等八个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参与志愿者3800余人,惠及群众1.8万余人。

  

  

抓队伍建设,创新文明实践模式

  

  以“德润岷州.蒲公英行动”为载体,统一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通过建立供需网上信息自主对接机制,紧盯群众需求,建立了“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对象评单”模式,精准化、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孝老爱亲”文明实践活动,先后为中寨、秦许、寺沟等乡镇300余名高龄老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集体过生日宴,为留守儿童点亮“心愿树”等活动,志愿者通过文艺演出、吃生日蛋糕、唱生日歌、完成微心愿等暖心举措让老人和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这一需求,组织开展了文明实践激发内生动力活动,通过村民知情大会、“两户”见面会、“三说三抓”会为载体的精神扶贫三次会活动,通过面对面、点对点“传经送宝”,帮助贫困户解决思想上的“堵点”、产业发展上的“难点”,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按照“点单”需求,各级志愿者在新冠疫情防控、防灾减灾抢险救援、脱贫攻坚以及县上重大活动等多项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协办了岷县首届“赏油菜花海·唱岷州花儿·品岷州美食”乡村旅游节,“五月十七”花儿歌手大赛,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国交响乐团走进甘肃岷县等重要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498次,送医上门5798人次、义务支教1138人次、卫生整洁2158人次、法律宣传和咨询538次。

  

  

抓活动开展,丰富实践形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做到群众有号召,文明实践就有回应。紧扣“讲、奏、帮、乐、亮、践”六种实践形式,分层分众深入推进任务落实。“讲”出新思想。充分发挥“新时代大讲堂”“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技术人员下基层、乡贤能人进讲堂、第一书记入农户等活动,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精神要义,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奏”好和谐曲”。广泛开展精神扶贫“三场会”,即“两户”(贫困户和脱贫户)见面会、“三说三抓”会、村民知情大会,同时将精神扶贫“三场会”与“民事直说”相结合,现场办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帮”出一家亲。结合“邻里守望”“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结对关爱等方式,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 “乐”满农家院。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新创编精神扶贫主题文艺节目13个,深入贫困村巡回演出55场,参与群众近1.98万人。成立98支文艺宣传队,举办花儿歌手大奖赛、文化进乡村等活动,通过文化文艺浸润人心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我能脱贫”的信心。“亮”出美乡村。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通过思想教育、示范带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整治,促进了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践”行新风尚。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活动,各村社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遏制高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拍摄了微电影《彩礼风波》,在县融媒体中心“两微一端”广泛传播。全县选树脱贫示范户275户,“好媳妇、好孝子”“德贤老人”1290人以及五星级文明户1450户,新时代的文明乡风正在全县悄然兴起。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岷州大地遍地开花,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文明“蒲公英”飘进千家万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已成为岷县人民的自觉追求,文明之约下的千年药乡,正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