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作”的张家川经验

时间:2020年12月03日 10:3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缑玉明 李双胜 苏叶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走进天水看发展系列报道之八】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缑玉明 李双胜 苏叶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张家川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联合体+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培育出了一批民主管理好、服务能力强、产品优势大、社会反响好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推进了全县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产业增收。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贫困户发展增信心

  

  走进张家川县梁山镇唐刘村玉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整齐齐码放的打包好的青贮饲料,养牛大棚里,四十几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反刍。随着饲养员黄富贵提着一筐饲料走近,牛群立即活跃起来,叮叮当当的铜铃声此起彼伏。

  “和其他地方不同,我们这个合作社是村党支部领办的。”唐刘村村主任马玛玛说,唐刘村玉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一期总投资90万元,建了养殖大棚,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饲草,购进能繁母牛和育肥牛42头,年底25头育肥牛就可以出栏,毛利最少在10万元左右,除了给贫困户分红,村集体也能有8%的分红。此外,喂牛、打扫清理牛舍、种植饲草也需要劳动力,村民可以在这里打工增加收入。目前在养殖基地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做青贮饲料的时候,用工人数可达40人左右。

  梁山镇位于张家川西北边陲,地处张家川县、秦安县和平凉市庄浪县三县交汇之地,是全县自然条件较差的乡镇,由于位置偏远、土壤贫瘠、产业单一,贫困人数多,曾经一度成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乡镇。

  梁山镇副镇长李芳平说:“要想强村富民,就必须有带头人、好班子、好产业,自己‘造血’。但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大的龙头企业,也缺少有实力的种养大户,依靠群众自己发展壮大产业难度很大。如何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我们探索性提出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让村‘两委’干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发展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做给群众看,进而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为此,梁山镇将传统养殖作为助农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以合作社指导建场为带动,以农户家庭养殖为载体,不断发展壮大特色牛羊产业,努力实现“村有脱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的目标。同时,着力把传统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进行梳理细分,以村定项目、按户领任务,在项目安排、措施制定上出实招,千方百计带领贫困户脱贫。目前全镇共建成养殖合作社31家,规模养殖户306家,共存栏牛6280头、羊8860只,年出栏牛3000头,羊5000只,极大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拓宽了致富路。种养业成了梁山镇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公司带动合作社,群众鼓了钱袋子

  

  11月初的大阳镇大阳村南山梁上,已是寒气逼人。但不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却是机器声隆隆,人声鼎沸,一台大型机械前面走过,被挖出来抖掉土的中药材在地上铺了一层,十几个人在后面快速捡拾整理,一派热闹景象。

  张家川大阳镇大部分地区气候阴寒,适合种植中药材。以前也有不少人种植中药材,但由于种植分散,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该镇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决定依托该地区有利的地理气候条件,把中药材种植作为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引导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种植中药材,通过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抢抓农村“三变”改革政策机遇,组织引导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和中药材种子,成熟时以保底价格收购,发动有意愿的村民种植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在此基础上,引进天水圣慈药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而且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当下,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大阳镇部分农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据了解,近年来,张家川县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进农牧企业25家,建成扶贫车间65个,规范运营农民专业合作社326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万元以上。

  

合作社抱团发展,脱贫致富走上快车道

  

  贫困地区拔穷根,从“输血”变“造血 ”,发展产业是根本。如何实现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张家川县的经验就是建立产业联合体,实现抱团跨越发展。

  共裕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张家川镇东南部山区地带的纳沟村,组建于2018年6月,主要由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配股资金投入建社,是张家川镇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最高的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辐射带动更多贫困户通过养鸡脱贫致富,合作社探索建立了鸡产业联合体,已有邻近的7家养殖合作社加入联合体,辐射带动256户农户发展土鸡、蛋鸡养殖,其中贫困户179户,鸡饲养量达10.1万只,实现经济收入410万元。

  “去年底,我们如期为入股的村民每股分红800元,产业脱贫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合作社负责人李西保说,按照目前的情况看,相信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上川村坪桃塬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9月,是张家川镇规模最大、效益最好、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养羊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了“投一还一”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为张家川镇、胡川镇、大阳镇等周边乡镇50余户养殖户投放基础母羊650余只,投入资金60万元。同时吸纳了堡山长顺等4家养羊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张家川镇羊产业联合体,辐射带动242户农户发展基础母羊养殖产业,其中贫困户156户,羊饲养量6280只,实现年经济收入101.5万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张家川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以优势产业布局发展为重点,推行“龙头企业+联合体+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村为中心,建成了“牛、羊、鸡养殖以及特色种植、清真餐饮、五小产业”等产业联合体,实现抱团跨越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目前,六大联合体共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辐射带动种养户2753户,其中贫困户2571户,产业收益占贫困户总收入70%以上。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