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把文明“端”上餐桌

时间:2020年12月16日 16:3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王耀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今年3月5日召开的甘肃省全面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提出全面推进文明餐桌行动,到今年12月底前,全省各类餐饮服务单位要实现文明餐桌全覆盖。现在已到年底,效果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按需点餐不求排场

  

  “如今,许多餐饮服务单位主动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盘菜’,服务员也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为顾客免费打包。”在兰州市西固区天庆社区附近一酒店用餐的市民李煜说,这就是兰州市民越来越文明的体现。

  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多家餐饮店发现,不论是大中型餐饮企业,还是街头巷尾的小餐饮店,都在大堂、餐桌、窗口等位置醒目地张贴了“文明餐桌”的相关提示。在七里河区万辉商场一家火锅店内,大厅墙面上张贴着“拒绝浪费、吃多少点多少”的提醒。而另一家餐饮单位的餐桌上则摆放着印有“食为天、礼为先”“不剩饭、不剩菜”等提示语的菜谱,还有卡通形象麦宝宝的“文明就餐”提示牌。

  记者在安宁区兰州海关附近一家火锅店看到,一桌6人用餐,已点了素菜8个、荤菜6个,顾客还在选菜,此时服务员马上进行了善意提醒。

  “现在消费者浪费饭菜的问题有了明显好转,酒店每日的泔水量也明显减少。”印象吕梁餐饮酒店负责人说。

  

推行公勺公筷分餐制

  

  除了提倡“光盘行动”,近年来,甘肃省文明餐桌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使用公勺公筷、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禁止吸烟等文明理念也得到较好的推广和落实。

  记者采访发现,兰州市的不少餐饮单位都张贴着“使用公勺公筷”“文明用餐”的温馨提示,服务员摆台时,也会给每位顾客摆放一红一黑两双筷子,并加以说明。

  “客人落座后,我们会按照标准,为客人提供公筷公勺分餐夹。而且提供的公筷和私筷明显不同,很容易区分,非常方便。”城关区一家酒店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动文明餐桌和公筷公勺普及,已全面覆盖全市各类餐饮企业,倡导文明、节约、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改变以往合餐方式,引领公众积极接受文明健康的用餐新模式,力争年底前全市餐饮单位100%实现分餐制。

  “餐饮单位要为食客配备明显差异的‘公筷公勺’等公用餐饮具,使之成为每张餐桌的标配。”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忠习表示,要变革理念、转变陈旧观念,主动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推行大型聚餐及农村红白宴席以自助分餐用餐,摒除“一双筷子吃天下”的旧习。

  “推行文明餐桌行动,势在必行。”甘肃省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甘肃省已将文明用餐相关内容写入《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规条文形式将群众在生活当中倡导的良好生活习惯、生活习俗、社会风尚上升为社会治理的制度约束,推动餐饮行业和从业人员认真履行餐饮卫生、健康文明的社会责任。

  

健康、营养美味受市民“青睐”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餐馆吃饭,吃得油腻或是不健康时常为人诟病。为解决这些问题,甘肃省一些餐饮单位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现在顾客需要更有内涵的菜肴。以前吃饱就行,现在顾客则需要更高的生活品质,这就要求厨师做出更有‘品位’的菜肴。”甘肃陇菜协会副会长單玉川说。

  今年4月28日,在兰州市举行的“工匠心、陇菜韵、厨艺美”烹饪技术比赛及“抗疫”新菜品发布会上,甘肃省名厨推出的一些新菜品让大家耳目一新。

  “疫情出现后,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中医药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据此,我们新研发的33道陇菜均有滋补养生,提升免疫力的功效。”甘肃省陇菜协会会长赵长安指着一道全家福菜肴说,这道菜里增加了炙甘草,它能够益气补中,健脾、增加肺部免疫力。

  健康美味的餐饮受到了市民的青睐,如今省内一些餐饮单位加快了中医膳食菜系开发应用。“我们将每桌就餐顾客的年龄、性别、人数等情况传送到后厨,由营养专家为每桌搭配药膳套餐,确保就餐质量。餐厅定期会请中医专家指导,更换一些中医药膳菜谱,既美味又保健,十分受欢迎。”一家印象酒店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省卫生健康委连续多年在多个市州举办了“甘肃省药膳食疗与膳食营养师资培训班”,对辖区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营养膳食相关人员进行药膳食疗与膳食营养培训,让他们更好地为老百姓健康服务。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