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正当时——记国网甘肃经研院王仕俊

时间:2020年12月28日 18:40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蒋文艳 通讯员 张喆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产业/行业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 通讯员 张喆

  王仕俊,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陇电工匠”,也是一名国网甘肃经研院的普通专责。他严谨踏实、勤勉低调,努力让自己从单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向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发展,做一名合格的“陇电工匠”。

  自2010年参加工作的开始,他经历了从河西750千伏变电站首次检修,到甘肃省第一个330千伏智能变电站的开工建设;从75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到330千伏变电站智能改造工程……这些跨越着不同电压等级和难度的电力建设项目都有他的足迹。王仕俊默默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投入到他所爱的电力事业中,用行动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人,诠释着新时代电力人。

  

实干:源自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了解王仕俊的人,对他的评价就是不惧困难,把困难当做成功的垫脚石,锲而不舍地克服困难。2019年夏天,在河西阿克塞地区附近的戈壁滩上,王仕俊主持的科技项目“灌注桩基础性能提升”现场试验进入关键时期,试验所是整条线路中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处于地下水位仅一米五深的盐碱地中,每天伴随着刺鼻的气味和高达40°的高温天气,几乎为零的湿度。平时需要五六个人才能维持常运转的试验,当时只有王仕俊和团队另外一个人。

  戈壁滩上白天烈日炎炎,强烈的紫外线,像钢针一样扎在脸上,却连一处可以遮阳的地方都没有,几天下来,他这个西北人就成了“黑包公”。最可怕的还是风沙,试验现场在戈壁深处,四周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大风起时,飞沙走石、昏天黑地。一天下来,鼻孔、嘴巴、耳朵、眉毛上全是沙子。

  困难,对于强者,是挑战、是号角。王仕俊暗下决心:一定要迎难而上,在戈壁深处留下勇者的足迹,在祁连山旁创造工匠的神奇!

  钻机、泵车、振动锤成为了他每天代替电脑、钢笔的常用工具,塌落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成为了每天口中不断重复的名词,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精益求精的现场试验,他做到了在输电线路灌注桩基础上,降低配筋率20%以上的同时,将抗拉强度与延性提升30%以上。换句话说,在同样要求下,只需要8米的桩身就能够达到普通12米桩身的效果。王仕俊说:“其实电力行业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轻松,每个岗位都饱含着电力人的艰苦和汗水。”

  

奉献:源自他对企业的高度负责

  

  王仕俊说:“我很自豪在国家电网工作,他给了我力量、给了我舞台,我只有融入企业,与企业共命运时,才能实现我人生的价值!”

  让无数的成果见证!见证他无私的奉献、忘我的实干,见证他对企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高度负责。让苍茫的戈壁见证!见证王仕俊和他的团队用心血、汗水抒写的成果!

  近年来,他主持及参与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地厅级奖项3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申报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各国专利260余项,授权专利达到135项;发表中文核心、SCI/EI论文39篇,出版专著1部。

  今年,他更是收获了英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五个国家29枚成果金奖、4枚银奖、6枚最佳创新奖以及国内唯一的一枚“达芬奇”发明奖。用王仕俊话说,“科技创新的魅力在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成功带给我的喜悦是不可比拟的。”

  “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一直以来,王仕俊求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为目的。攻坚克难,戒骄戒躁,自我加压,面向一线,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培养了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团队。

  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王仕俊说,“电力行业的工作平凡却不孤独,我有着一群与我一同奋进的同事,我会继续立足本岗,踏实工作,持之以恒地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正是有了像王仕俊这样无数电网人的默默耕耘和顽强拼搏,才铸就了坚强的国家电网。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征途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精神,将积极激励着国家电网人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