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 农业都在种什么

时间:2021年01月11日 16:23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祁玉洁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种植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衔接。脱贫后,甘肃省农业部门究竟怎样调整种植规划,种什么?怎么才能在陇原大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定?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为保粮仓抓好制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新年伊始,甘州区农业部门及早做好农业转型发展工作,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年生产优质玉米种子2.7亿公斤,占全国种业的三分之一。

  脱贫后,甘州区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导向由增产转向提质,着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记者从甘州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制定“十四五”农业规划中,甘州将着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局,立足实际,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加强种质资源登记保护和利用,坚持“大种子”发展目标,走自主创新、精细化农业种业发展路子。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克勤介绍,今年甘州将以沙井、明永、甘浚、碱滩等乡镇为主,落实杂交玉米制种基地50万亩,同时在全面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争取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金张掖种子”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打造全国粮食安全保障重点区。

  除了玉米制种业外,甘州区还是“百亿级菜篮子”的建设基地。

  走进党寨镇陈寨村,一栋蔬菜大棚内,绿油油的娃娃菜长势良好。棚外冷风交加,棚内春意盎然。

  “像这样的娃娃菜,一年可以种四茬。以一颗娃娃菜卖到1.6元钱算,一年四茬,每茬至少可以卖十一万元钱。”陈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吉阳高兴地说,全年计算下来销售额可达40多万,纯收入将近20多万元。

  今年,甘州区将建设以党寨、梁家墩、上秦等乡镇为核心的设施蔬菜产业基地;乌江、沙井一线10万亩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产业基地;以巴吉滩为核心,辐射明永、甘浚的10万亩戈壁农业产业基地;花寨、安阳、龙渠等沿山乡镇冷凉灌区5万亩高品质高原夏菜产业基地。从而,做强“甘州娃娃菜”等“甘味”品牌,打造高原夏菜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药材种植提质增效

  

  陇西以产药材而闻名全国,是“中国黄芪之乡”,享有“西北药都”“千年药乡”之称。

  初冬时节,在福星镇庞家岔村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几台拖拉机牵引着采挖机具往来穿梭,几位农民紧随其后,捡拾药材。看着满地“金疙瘩”中药材,振文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振文高兴得合不拢嘴。

  “药材长势特别好,原来种的黄芪产量最好超不过1200斤,现在随便挖一块地,亩产都在1800斤,还有超过2000斤的。”刘振文说,1000多亩中药材丰收,主要得益于标准化种植,也与机械化耕作密不可分。

  靠种植药材脱贫的陇西县,深知种植药材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对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药材如何种?种什么?元月初,记者从陇西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2021年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讨论)》已勾画出种植方向,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

  该《方案》计划抓好三个种植片带和一个种子种苗繁育区域建设。以西北山区为重点,布局党参、黄芪、黄芩传统优势种植片带,实施标准化种植、无公害农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在东南山区生态种植绿色有机示范片带,种植款冬花、柴胡,加快中药材生态种植试点区建设;在北川、北山区,扩面增收,全程机械化推广种植的黄芩、柴胡、红花、党参、黄芪等道地中药材品种,建设北川10万亩中药材药源基地。另外,在二阴山区和渭河沿川区,抓好柯寨、双泉、菜子、巩昌、文峰、永吉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推广矮化苹果主打产业

  

  泾川县果园面积累计达到55.3万亩,户均6.6亩,其中苹果47万亩。已建成了3个五万亩乡镇,7个三万亩乡镇,172个千亩以上果树专业村。果品总产量达到40万吨,总产值达到20亿元。

  

  

  泾川全县挂果园面积16.32万亩,成功注册“泾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果产业发展在现代产业园、链条延伸、效益提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如何做好苹果产业,苹果品种很重要。泾川县调整苹果种植品种,推广矮化苹果园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新建矮化密植果园11000亩。配合平凉市果产业“十四五”规划,该县将打造泾河流域苹果优势产业集群,实施老果园改造,争创国家级苹果老果园改优示范县,2021年将新建矮化密植果园1000亩,建设矮化苗木繁育基地,建成1座大型种苗交易市场,满足农业推广矮化苹果种植。

  在泾川县党原镇、飞云镇矮化密植苹果设施园,矮化果园成片,已初具规模。全县完成绿色标准化果品基地认证30万亩。

  入冬以来,泾川县飞云镇闫崖头村,泾川县宝成彩虹果品家庭农场负责人薛宝成一直没闲着,忙着为果农培训苹果栽培技术。

  闫崖头村有306户1247人,人均种植果树面积4亩,70%的农民种植苹果,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薛宝成是闫崖头村苹果种植大户,也是该村的致富带头人,在实现脱贫后,他一只想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对于今年的种植规划,薛宝成已经和62户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农户将通过泾川宝成彩虹果品家庭农场+分户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进行种植管理。

  “通过这种经营模式,农户种植的苹果产量能增加30%。”薛宝成说,为提高苹果的附加值,农场已经完成了苹果“三品一标”认证,现已注册“泾宝红”苹果商标,将改变以前传统的订单销售模式,采用网上、农超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