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高质量答卷

时间:2021年01月13日 12:2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李少英 李卫俊 吴满霞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李少英 李卫俊 吴满霞

  

  岷县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资料图)

  

  在“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交汇期,在“十三五”完美收官之际,岷县干部群众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昂扬斗志和旺盛干劲,瞄准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合力攻坚,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书写脱贫攻坚的高质量答卷,启航壮美的“十四五”新征程。

  闾井镇位于岷县东部,建档立卡初期,贫困发生率高达48.06%。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上调结构、兴产业、细规划、精帮扶,目前,全镇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

  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群众自主是基础。从思想、技能等方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脱贫之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宽。闾井镇后治村的年牛娃一家,早些年苦于发展无门,加上自身条件限制,日子过得很不称心。2019年,年牛娃在政策的帮助下,用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搞起了养殖,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按下“快进键”。如今,60几只羊,60几头牦牛,年牛娃俨然已经成为村里年收入50多万元的“致富达人”。

  “党的好政策加上自己的努力,日子才会一天比一天好。”年牛娃说,“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每天都有新规划、新期待,干起活来,感觉都有使不完的劲。这一切不但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还要为党点赞!”

  拔穷根,产业发展是基础。岷县作为全国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尤以“岷归”驰名中外,中寨镇的赵七娃栽种药材已有几十年光景。药材,让一家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一大早,赵七娃载满一车当归来到中国当归城交易市场,由于自家当归品质好、成色足,不一会儿的功夫,整车当归便售卖一空。

  作为全国最大的当归交易市场,中国当归城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25万吨,交易总额近80亿元。依托中药材优势产业,全县已逐步形成了集种子种苗、药材种植、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岷县申都乡瓦结村村民宋具平,自己种中药材能收入两万多元,在家门口的合作社打工也能收入两三万,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近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个成立运营,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有了就业机会,相继结束了曾经靠天吃饭的日子。“我们合作社建社以来,每年带动贫困户169户,今年对50户贫困户进行了分红,分红金额达到6万元。”岷县永创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永刚表示,“以后打算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让更多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岷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解决贫困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换新颜的有力举措,着力打破“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

  蔡万忠家原来居住的地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发展经济处处受到制约。贫困,曾困扰着一家几辈人的生活。2018年,老蔡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走出了大山,有了新家。借着便利的交通和地理优势,老两口一边照顾孙女上学,一边做生意当“老板”,生活慢慢变得有滋有味。

  年近六旬的老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易地扶贫搬迁,让一个个曾被大山“夹住”的贫困群众长出了“翅膀”,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

  “十三五”期间,通过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的方式,岷县全县共规划建设十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1479户6228人迁入新居,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32户6026人。

  脱贫攻坚,如一缕春风,吹化了苦瘠多年的坚冰,使贫困群众活了脑袋、富了口袋,也改变了乡村面貌,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逐步攀升。

  2020年,岷县剩余贫困人口0.48万户1.43万人“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均稳定达标,剩余5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为0。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勤劳奋进的岷州儿女来说,好日子还在后头!

  

  岷县中药材交易市场一角。

  

  岷县当归城交易火爆。

  

  美丽乡村一角。(资料图)

  

  新时代的岷县美如画。(资料图)

编辑:李兆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05000341-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