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联动合力解决土地撂荒——临洮县红旗乡石家窑村土地撂荒治理侧记

时间:2021年05月10日 16:5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孙东胜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孙东胜

  春寒料峭,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杏花的香气,临洮县红旗乡石家窑村的磨滩地里人影晃动,机器轰鸣,覆膜机正在紧张的穿梭在平整的红土地上,有的群众拿着铁锹给铺设好的地膜压土,有的用玉米播种机播种玉米,忙忙碌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红旗乡地处临洮县西北,西邻临夏市东乡县,北邻临夏市永靖县,地理位置偏僻,地形狭长,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土壤含碱量大,发展农业优势不明显,群众外出务工较多,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石家窑村是红旗乡唯一的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土壤多为红土,沙化严重,种植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一年的收入比不上外出务工一两个月的收入;群众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劳动力缺乏,土地撂荒严重。2020年初,红旗乡党委政府在石家窑村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如何解决撂荒问题,鼓励群众进行复垦,向群众发放复垦公告,讲解政策,宣传法律,但收效甚微,还是有很多群众不愿意进行复耕。那么谁来流转,流转后做什么,成了红旗乡党委、政府目前的最大问题。

  谁来流转?为了提高流转组织的积极性,红旗乡党委政府和石家窑村委会经过讨论后决定,以流转的前五年流转组织不用支付租金,第六年开始每亩支付200元租费,和石家窑村富民产业合作社可以将自有价值10万元的大型农业耕作机械低价入股到流转组织的条件进行招商引资。2020年4月,经多方招商考察后决定与临洮县三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对撂荒地进行统一流转。一方面解决了撂荒问题,一方面解决了石家窑村富民产业合作社固定资产闲置,无法经营的问题,一举两得。

  流转后做什么?土地砂化严重,干旱缺水、盐碱化严重,流转后怎么发展成了乡村两级组织和三兴合作社迫在眉睫的问题。一是项目支持。鉴于流转的土地比较平整及距离洮河近的现状,县农业农业局经过实地考察后,决定在撂荒地实施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500亩,布置调蓄水池2座(容积分别为50m3、100m3)、上水管线5条长40米、输水干(分干)管3条总长3.857km、支管17条总长2.603km、给水栓50套、检查井7座、排水井7座。项目于2020年11月23日开工,截止2021年3月29日已经完成了输水干线、蓄水池、排水井、检查井等设施修建。同时,县农机服务中心指导乡农机服务队对流转土地进行深耕深松。目前已完成土地灌溉,深耕深松,正在进行种植。二是政府引导。红旗乡党委政府在经过研究谋划后,利用临洮县“三位一体”为民便民合作服务平台,联系临洮县惠民农资公司技术人员对流转土地进行了测土配方,合理调配化肥进行土壤改良,引导合作社在平整后的土地上种植玉米,改造自然形成的池塘养殖小龙虾,在未利用地上规模化发展肉兔养殖,从而发展形成循环生态农业。三是远景规划。下一步计划对石家窑村的旅游资源“丹霞大峡谷”进行招商开发,将农业产业链再进行延长,形成种养殖结合旅游探险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真正做到向优势资源要效益、为群众发展谋出路。

  在解决石家窑村土地撂荒的问题中,乡村两级政府齐心协力,将为群众办好事放在首位,真正为群众着想,种下了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不仅解决了撂荒问题,还为石家窑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石家窑村脱贫攻坚工作和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基础,为石家窑村今后的发展谋划了蓝图!

编辑:于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