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高速公路开通在即

时间:2021年06月29日 10:3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苏海琴 通讯员 董鹏举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产业/行业

  

  

吴家堡互通立交 何海林 摄
  

  6月24日,银昆高速(G85)彭阳至平凉至大桥村段(曹湾主线至吴家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200多万平凉民众期盼已久的彭大高速公路将正式竣工通车。

  彭大高速公路是银川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在甘肃境内的重要路段项目,起于宁夏彭阳县甘宁界潘城村,途经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市,终点位于陕西省陇县甘陕界大桥村,全长89.852公里。

  2016年,承载着民之所向、托举着富民强省美好愿景的彭大高速公路顺利开工。按照计划,本次实现通车的第一阶段是平凉崆峒区四十里铺至终点段,2023年底将实现全线通车运营。

  彭大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晓伟说:“彭大高速公路是甘肃省‘十三五’时期重点交通项目,其三期工程经省政府批复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甘肃彭大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为项目建设法人单位。目前,第一阶段通车的建设工程全部高质量完成,彭大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公司也已取得省政府关于运营收费标准、收费期限、收费站设置等内容的相关批复文件,运营期收费管理人员招聘、岗前培训等工作也已全部结束,高速公路养护、应急救援等服务单位已全部准备就绪,收费运营联网调试工作已全部完毕,达到正式通车运营条件。”

  彭大高速是一条高效率、高标准、高效益的高速公路。彭大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财务科长李军说,由于是PPP项目,所以彭大高速公路项目较传统项目在建设手续办理、申报以及审批方面速度快、效率高,项目建设用地办理从申报至预计批复8个月内完成。一是项目建设推进节奏快,因地质和自然环境因素复杂,项目沿线山大沟深,施工条件艰苦恶劣,但工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狠抓工期,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如泾河特大桥,该桥下穿西平铁路横跨泾河,全长1166米,桥梁上部采用预制箱梁现浇箱梁及钢-混组合梁的结构,其中跨泾河350米处是钢-砼组合梁,单片重240吨,单跨50米,简支梁结构是目前我省波型腹板钢-混组合梁单片最重、单跨跨径最大的桥梁,施工难度很大,但施工人员加班加点,不断创新,比预计工期提前完成;项目吴家堡互通立交为三期新开工段落,目前已远超传统项目同期建设进度。二是标准高,项目建设全线质量控制、指标控制均走上限要求,实体工程检测精细至每一个实测项目,以高标准、高要求的质量控制指标支撑省级品质工程的创建。三是效益高,彭大高速公路项目推行建管养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提前规划合理减少工程建设成本,如在管理用房、办公场所建设时已将相邻在建灵华高速项目纳入建设范围,降低运营期管理和维护成本,为全寿命周期降本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彭大高速也是一条集“绿色交通”“智慧交通”为一体的高速公路。自2016年开工建设以来,彭大项目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推行标准化管理,狠抓工程质量,注重生态环保,始终以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努力将彭大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一条致富路、旅游路、景观路。

  彭大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田晖说,彭大高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人性化设计”“地质选线”“环保优先”“景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工程品质放在第一位,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项目建设中,以现场实际问题为导向,非常注重创新,针对沿线黄土地质的新特点,及时优化完善高边坡防护,采用框格梁+码砌植生袋的方式进行“强加固、全封闭”,进一步完善了甘肃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同时结合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坚持“一坡一方案、一洞一设计”的精细化设计优化原则,将马屿口隧道进口洞门结合现场实际地形,优化完善成右线采用端墙式,左线采用削竹式,做到既满足了边坡防护、保障行车安全的基本要求,又达到了自然景观与公路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针对黄土地区路基两侧冲沟,涵洞进出口、桥头、涵侧、隧道边仰坡处防排水设施,坚持“早接远送”的设计理念,从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考虑,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防排水设施进行系统的优化完善,避免因防排水设施排水能力不强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寿命。

  大道通衢迎巨变。彭大高速公路横贯南北,与福银、青兰、平天、灵华等数条高速公路实现互联互通。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一条连接宁、甘、陕三省区的南北大通道,畅通陇东地区公路网,大幅提升平庆地区及平凉各地区与陕西各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成为沿线群众的致富路,平凉和庆阳经济腾飞之路。

编辑:刘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