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巢”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年07月05日 11:0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区域经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朱婷婷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迎来“燕归巢”。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持续做大做强返乡创业大文章,充分挖掘返乡创业主力军,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崆峒区催生出一条返乡创业“燕归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之路。

  村民过上向往的生活

  白墙红瓦铺屋顶,邻水相依满庭芳。小院门前是菜地,小油菜长得嫩绿,后方的核桃树环绕整个小院,散养的纯生态鸡正争抢着啄食……这让人向往的生活,出现在崆峒区刘庙村秦万江家里。

  秦万江之前在兰州市卖蒸馍,漂泊多年,夫妻两起早贪黑,一年到头,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爸妈和孩子,辛苦一年,挣得并不多。

  回乡,看到近几年家乡的变化:路通了、房新了、水有了、网拉了……秦万江动起了返乡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夫妻两商量好后,归来。

  搭羊圈、修食槽、做排水、清垃圾、购羊群……夫妻两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到一年光景,羊圈已扩建至四亩,羊群已有400余只,秦万江还成立了亚江农民养殖合作社,42岁的他给我们算起了“羊账”:“一年下来收入大概十来万左右,比卖蒸馍收入好,还是很有前景的。现在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回家创业比外出打工好得多。”

  致富路子越来越宽

  2019年张力返乡建立平凉源鑫林麝养殖公司,靠着不断摸索和辛勤付出,他不仅掌握了林麝的养殖、配料、防疫等知识,还总结了一整套“饲养经”。养麝规模也从最初的20只林麝到现在的36只,实现了年收益200多万元。

  几年前,人到中年的张力夫妻双双失业,一度也曾感到迷茫困惑。为了生计张力开始跑起了长途车,妻子在平凉市华亭市养起了鸡。无意中,听到朋友说养殖林麝效益挺好,夫妻两便动起了养殖林麝的念头。

  资金启动、手续审批、公司选址、圈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库、无害化处理间、隔离区等设施建设一系列的工作,张力夫妻用了2年多的时间在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马莲村办起了企业,一切现已步入正轨。

  2021年开始,林麝数量随之增多,对桑叶、构树叶、杏树叶的需求不断增加,周边10多名村民加入到采摘树叶的挣钱队伍。“在合作社采摘树叶的大多是当地的中老年人,干活时间比较自由,平时也不耽误他们接送小孩和打理家务,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还是很不错的,这个工作是多劳多得,谁勤快谁就挣的多。”张力表示,他愿为脱贫攻坚尽自己的一份力,将更多地吸纳周边村民到合作社务工,为他们增加收入。

  “利用农闲时间去山沟里采摘树叶,可以挣到60到150元不等,看采摘手速的快慢,活比较轻松,现采现卖,当场拿钱。”林麝养殖场工作人员杨荣动告诉记者。

  致富不忘乡邻。据张力妻子介绍,他们两打算下一步让周边村民入股合作社一起搞养殖林麝,共同致富。

  近年来,崆峒区大力鼓励支持返乡创业,积极打造和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务企业平台,使更多人返乡,投入到农村创业的大潮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编辑:于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