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村的华丽蜕变

时间:2021年08月11日 09:5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李明娟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甘肃新闻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炮台村位于兰州新区秦川镇西北部,是曾经出了名的贫困村。随着兰州新区在秦王川的崛起,借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近年来该村人居环境、产业培育、文体事业、民生保障均取得巨大变化,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在曾经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兴起,乡村面貌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

  2016年被评为“兰州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2018年被评为“兰州新区党建示范点”……2021年获评全省枫桥式基层调解组织和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兰州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炮台村的荣耀。

  产业发展迅速 无缝衔接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来到炮台村,公路干净整洁,村民房前屋后百花争艳,规模化种植基地里的机器轰鸣声和群众笑声随风传来,一幅和谐优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在炮台村种植基地,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成员正在使用机械化设备给苜蓿施肥。连片的苜蓿随风摇摆,宛如起伏的绿色波浪奔涌而来。

  “自合作社建成以来,我就一直在这儿干。一个月2000元,去年挣了1万多呢。”炮台村村民李玉湖坦言,“多亏了合作社,在这里务工,我既照看了家又挣到了钱。”

  炮台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2623元,贫困发生率高达12%。通过这几年的努力,2018年全村实现脱贫目标。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较2012年增长近5倍。

  炮台村党支部书记于福文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将周边的地全部连成片,依托国有公司,带领村民把这里打造成饲草种植基地,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让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近几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炮台村两委因地制宜,在新区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采取“国有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园区国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公司向合作社提供订单、技术等,合作社带领村民将土地、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整合起来,采取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标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种植管理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土地流转带动、务工创收带动、产业奖补带动,总共带动周边300多户致富,为他们提供常年务工岗位20个。

  自己富不算富 村民富了算真富

  在村民眼中,村党支部书记于福文,就是带领炮台村群众走向富裕的领头羊。

  于福文表示,自己富不算富,村民富了算真富。只有做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才能够带领村里人致富,成为村里的“攒劲”书记。

  记者了解到,炮台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634户2403人,全村耕地面积9600亩(已流转4800亩),种植结构以小麦、胡麻为主,经济林、玫瑰为辅;劳务输出是主要增收渠道,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90%。现有村集体经济15万元,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500元。

  在炮台村,还有一道靓丽风景线。“乡韵记忆馆”自成立以来,已有上千人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村情简介、姓氏人物、历史沿革、旧时生活、乡愁记忆、乡村振兴、发展变化、炮台新颜,炮台村“乡韵记忆馆”的八个展览板块,是美丽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于福文告诉记者,乡韵记忆馆是村委会全力打造的党史宣传教育新阵地,目前,已成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伟大精神的教育基地,也是兰州新区党史学习教育暨“四史”宣传教育联系点。

  今年,炮台村党支部以党建作引领,以产业作支撑,实现“党支部+合作社+农民”的有效结合,统筹协调村上现有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奋力推动产业发展无缝衔接乡村振兴。目前,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青储玉米200亩,种植水果玉米300亩并套种柴胡100亩,预计可实现亩产纯收入3000余元。

  美丽乡村入画 小康生活人人爱

  近年来,炮台村着力建设宜居、人文、特色村庄,快速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绿色家园、幸福家园,改善农户住房条件的同时扮靓美丽庭院,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傍晚,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新式“老宅”里,柴克义一家几代人正在吃饭、喝茶。花坛中几株月季开得正艳,院子周边的环境安静清幽。

  “过去家家花坛里种的是菜,如今家家户户院内或院外都会种上各式各样的花,看看谁家的花养得好,开得艳。现在人居环境整治理念已深入人心,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让大家的生活惬意舒适。”柴克义说。

  炮台村的苜蓿繁茂生长,村里的土豆基地亦鲜花盛开,放眼望去,繁星似的小白花撒满了这片希望的田野,引来不少游人观光拍照。“等到向日葵开花的时候,这里就更美了!”于福文告诉记者,近年来,炮台村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村民们通过开办农家乐、蔬菜采摘、出售新鲜农副产品等,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今年以来,为标本兼治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炮台村率先实行了“门前五包”、“红黑榜”“美丽庭院”奖惩制度,引导农户自主落实“门前五包”,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引导群众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打造“升级版”宜居乡村。

  小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夙愿。如今,小康不再是一个理想,而是炮台村触手可及的幸福——是各美丽乡村院落里亮起的灯火,是合作社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也是人们天天都能看到的绿水蓝天…… 

编辑:刘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