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一抹亮丽的绿

时间:2021年09月08日 08:1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观察

  ——天祝高原夏菜产业托起农牧民“小康梦”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天祝县安远镇乌鞘岭村已经成熟的长寿豆。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摄
  

  初秋时节,驱车行驶在天祝县安远镇、打柴沟镇,沿途是一片片绿色的海洋。这一片片绿,不是青稞,也不是牧草,而是青笋、长寿豆等高原夏菜。

  天祝县安远镇、打柴沟镇不少地方海拔在2600米左右,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上土壤肥沃、祁连山天然雪水丰富,发展高原夏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该县将高原夏菜作为全县“八大产业”之一全力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高原夏菜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

  

  一户一块田,土地活起来

  “以前我家有20亩地,种的是青稞、燕麦、牧草,这些地都是靠天吃饭,雨水多了好一点,雨水少了就得倒贴。去年村上推出‘一户一块田’模式后,我把自己的20亩地流转出去,又倒包了7亩地种笋子、5亩地种长寿豆。去年虽然笋子价格不太好,卖了1.7万元,但长寿豆价格好,卖了6.8万元。今年我承包的地多,种了15亩笋子,现在已经全部卖出去了,收入差不多有8万元;15亩长寿豆正在采收,如果没有冻害,保守估计1亩地也能卖个8000元左右。”安远镇乌鞘岭村村民王占禄说。

  乌鞘岭村气候冷凉,以前村民的地是东一块、西一块,不仅比较零散,还不易打理。村民们以种植青稞、油菜、饲草料等低效传统农作物为主,收益低、见效慢,富不起来,生活困难。

  “2020年,我们开创了小田改大田、旱田改水田、漫灌改滴灌的‘三改’模式,实施了野狐湾片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乌鞘岭村有4365亩地被纳入项目中。”安远镇人大主席、乌鞘岭村包村干部马淑贞说,为了让村民更好地参与,乌鞘岭村以返租倒包的形式,注册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法人代表的昌鑫旅游劳务合作社,将全村土地流转至昌鑫合作社,流转过来的土地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类地一亩五百元,二类地三百元,三类地一百元至两百元不等。按照全村分片区种植规划,将流转至合作社的土地再原价返租给种植农户及龙头企业,通过一租一返,实现“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的“一户一块田”土地经营模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特色种植业。

  马淑贞说,为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种植,安远镇从蔬菜起步,种植时就考虑蔬菜重茬连作会导致的病害问题,所以按照三年三区轮作模式,在土地平整并实施了滴管的1790亩土地上,按蔬菜种植品种分成三个片区,分年度倒茬轮作,所有种植的高原夏菜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降低合作社及农户种植成本,切实提高高原夏菜优质率和商品化程度。

  据了解,乌鞘岭村通过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探索“返租倒包”经营模式,有效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实现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2021年,乌鞘岭村进一步做强做大了“一户一块田”土地经营模式,全村种植高原夏菜2441亩,其中长寿豆1865亩,莴笋576亩,预计实现总产值1756.8万元。

  

  一年胜一年,农民富起来

  “这几年,我们村的高原夏菜卖的一年比一年好。我家原来有13亩地,又承包了17亩地,用来种笋子、生菜、豆子。去年菜价比较高,加上我家的菜品质好,在地头上直接就被收菜的老板打包收走了,收入20多万元。今年行情不错,收入比去年还能高些。”

  打柴沟镇打柴沟村村民沈霞笑着说,现在大家只管种好菜,不愁销路,每年广东、四川、山东的很多老板就来地头上收菜了。

  打柴沟镇2002年就开始进行高原夏菜的试种推广并取得成功,之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不少群众因此增收致富。近年来,打柴沟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壮大高原夏菜产业,形成以高品质紫叶莴苣为主的高原绿色有机菜种植基地,种植规模达2000亩以上,亩均产值7800元,实现了产业增产、农业增效、群众增收。

  打柴沟镇副镇长王明亨告诉记者,今年打柴沟镇高原夏菜播种面积达到4.2万亩,主要为食用荚豆类、莴笋、蒜苗、娃娃菜、生菜、西蓝花等喜凉作物,预计生产各类鲜菜14万多吨,实现总产值2.45亿元。

  “今后,打柴沟村将加大产业培育,走好‘高原绿色有机菜+反季节蔬菜种植’的路子,扩大绿色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加大对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开展招商引资,让更多外面的人了解打柴沟村,并来打柴沟村投资开发高原绿色有机菜产业。”王明亨说。

  

  一菜一产业,品牌靓起来

  据了解,天祝县高原夏菜从2000年开始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示范,2002年种植面积390亩,实现亩纯收入5300元,创造了天祝县种植业历史上单产收入之最。自此,天祝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2020年完成高原夏菜种植10.2万亩,实现产量3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2021年高原夏菜种植面积11.3万亩,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示范村25个,预计产量达到36.2万吨,产值10.8亿元。种植主体则由传统的满足家庭收入种植,转变为产业需求的规模化种植,户均10亩以上,大户在50亩以上,种植面积最多的专业合作社达2000亩。

  目前,全县主要种植的高原夏菜有豆类、莴笋、蒜苗、娃娃菜四大类8个品种,培育出了“藏乡富盛”“华锐雪源”“介实”等蔬菜品种,从时间和空间上填补和丰富了夏季南方蔬菜消费市场。种植的高原夏菜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二线城市,2019年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供港蔬菜基地后,直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天祝县农业农村局的徐润全说,近年来,天祝县加快创建名优品牌,申请注册优质蔬菜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成功誉名“中国高原夏菜之乡”,入选甘味品牌1个。目前,天祝县高原夏菜种植户达1万户,户均种植10亩以上,户均收入10万元,优势区域农民蔬菜收入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编辑:于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