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 补短板 挖潜力——安定区多措并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年09月16日 09:18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0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经济网  >  深度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既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

  如何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加快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安定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创出了一条“补短板、挖潜力、打基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补短板 引水上山保产量

  定西十年九旱,安定区旱塬多。作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如何确保在旱情条件下马铃薯产量不减产?近年来,安定区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在鲁家沟镇将台村半山坡建起了马铃薯智能水肥一体化示范区。

  8月27日,记者驱车来到示范区山顶,映入眼帘的是几块牌子:“引水上山,旱塬变良田”“引水上山,实施水肥一体化,是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出路”。

  “你看,这是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良田,滴管铺设田间,马铃薯生长没有受到旱情的影响。”鲁家沟镇副镇长费学锋指着山坡上绿油油的马铃薯苗说。

  走进机房,一台大型水肥一体机正在运转。费学锋介绍,这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技术区,按照比例将肥料配施后从这里通过滴管流进山坡田间。

  机房门口,偌大的蓄水池内几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费学锋说,待蓄水池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有更多的旱塬变为良田。

  定西聚鑫牧草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聚东深有感触地说:“今年采用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加上膜下滴灌,虽然遇到了旱情,但1000亩马铃薯也能稳产、高产,亩产预计可达到6000斤以上。”

  据了解,这种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较常规施肥减少30%,省工80%,目标产量为2500公斤,亩节本增效1000元以上。

  马铃薯智能水肥一体化示范区正是安定区为实现马铃薯生产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和提质增效、绿色生产迈出的第一步。

  挖潜力 优势产业挑大梁

  “我们把优势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落实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以产业园为载体、龙头企业为带动、合作社为纽带、农户种养为支撑,实施马铃薯、草牧、蔬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翻番行动。”安定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利用3年时间,安定区优势产业产值将由83亿元增加到150亿元以上。

  安定区围绕打造全国马铃薯产业“洼地”,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实施种薯、基地、产量、加工、仓储“五大倍增计划”,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标准化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种植模式,形成了马铃薯集群化精深加工体系,成功创建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原原种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优势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0年,安定区外销鲜薯55万吨,精淀粉、全粉等马铃薯制品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在做好马铃薯优势产业的同时,安定区狠抓草产业发展,围绕打造西部最大草牧“基地”,坚持“草畜联动、两畜并举”,以省级现代生态草牧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进草业深度开发和草畜一体化发展。正在实施的硕鑫农科5万头生猪育肥场、雪顿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宝利万头肉牛育肥基地等重点项目,培育了民祥牧草、现代草业、巨盆草业、伊兰纯等重点龙头企业。草产业不断壮大后,安定区抓住机遇,成立西北首个草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使草品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肉羊、肉牛等畜禽饲养总量达到316万头(只)。

  高原夏菜是安定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优势产业。区上以设施化提产量、绿色化提品质,扩大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等标准化设施种植规模,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申报认证,加快内官蔬菜产业强镇、鲁家沟川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大路菜向精细菜、高档菜转化,使冷凉蔬菜销往全国57个大中城市。

  打基础 工业产业大突破

  安定区牢固树立追赶发展意识,建立追赶发展机制,聚焦城市服务和工业主导发展类型,坚持龙头带动、产业升级、基础先行、城镇支撑、攻坚突破,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韧劲更足、动力更强的良好势头。

  城乡一体化发展,必先实施城市扩容。安定区在旧城改造中,打通“断头路”,加快构建“南北通、东西畅”的城市交通网络;搞活新城区,发展汇集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促进城市服务业提质增效,加速集聚人气,提升新城活力。新建一批项目,实施固强补弱、提质扩容,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兰定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试验区,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也为工业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安定区立足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大突破年”行动计划,使全区规模化工业企业达到39户,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户。尤其在实施“三化”改造提升“旧动能”期间,依托蓝天集团、薯香园、鼎盛淀粉、薯宝农科等龙头企业,实施马铃薯淀粉废水蛋白提取、马铃薯休闲食品生产中心和储运加一体化、马铃薯调和粉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及主食化产品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形成全国重要的食品级淀粉生产基地、马铃薯主食化加工集群和变性淀粉及衍生产品加工集群。

  同时,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培育“新动能”,实施高端装备专用核心零部件智造、年产10万吨生物质炭基肥、华家岭西风电场、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项目,成立中医药、农机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大中成药新产品和健康养生产品研发,加快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肥料、新能源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沈博琼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举报电话:0931-8150196 举报邮箱:gansudaily@163.com 甘肃日报社2017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陇ICP备1020040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