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 村美民富心劲足

 2021/11/23/ 10:5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罗保虎 李聪

泾川县汭丰镇枣林子村法治文化(李聪摄)

泾川县汭丰镇枣林子村新安装的路灯(李聪摄)

在劳作的泾川县汭丰镇枣林子村群众朱喜玲(李聪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罗保虎 李聪

  初冬时节,来到泾川县汭丰镇枣林子村,只见公路南侧青砖灰瓦白墙的小康屋错落有致,北侧的蔬菜园区一座座塑料大棚鳞次栉比,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往村子深处走去,一派静谧和谐的景象映入眼帘,干净笔直的水泥路通家连户,在新建成的法治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造型各异的普法知识铁艺宣传牌镶嵌在花草丛中,与百年古树上悬挂的一串串红灯笼相映成趣,几位老人正戴着口罩舒活着筋骨,眉宇间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以前这一片是个荒草滩,周围的群众柴草乱放、粪土乱堆,一到夏天就变得特别难闻。水渠边上坑坑洼洼,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今年这么一收拾,看起来好多了,饭后老人娃娃也有了活动的地方,有人转悠,村庄也就不那么冷清了。”谈起村庄的“蜕变”,82岁的群众王甲才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枣林子村位于泾川县汭丰镇西部,泾崇两县交界处,因这里种植的甜瓜个大、形正、口感好、开园早,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甜瓜村”。这几年,借着脱贫攻坚项目的扶持,大部分群众通过种植瓜菜鼓起了腰包,盖起了小康屋,过上了好日子。

  “群众虽然都脱贫了,但都各顾各的日子,村庄‘视觉贫困’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村支书朱忠喜自揭“伤疤”,他说,公路沿线有小康屋和蔬菜园遮丑还能耐过眼,村庄里面用脏乱差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今年,该镇把改善人居环境、补齐乡村建设短板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精心制定了枣林子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投资283.86万元实施乡村建设工程,硬化巷道6100平方米,新建村内节点小游园2处,安装路灯40盏,新建排水渠160米,清运大沟渠及庆丰渠清淤等土方14660方,完成绿化15000平方米,实施卫生厕所改造128户。同时,投资32.85万元实施了村级阵地提升工程,经过“美颜”后的村庄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

  乡村的发展既要看“颜值”,又要讲“气质”。在枣林子村,随处可见孝老敬亲、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的宣传文化墙,结合今年的乡村建设,该村又制定了村规民约,完善了移风易俗、道德评议等办法措施,定期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和谐新风尚。

  汭丰镇党委副书记郭文斌说:“通过发挥乡风文明积分超市正向激励作用,开展一系列宣传引导活动,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渐渐变化,如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明显减少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大伙对集体的事也更上心了。”

  面对近期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村民尹小中和村上11个丁壮劳力主动报名到交通检疫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分成4组,积极参与消毒消杀、扫码登记、体温监测等工作。

  “政府帮我们帮把村子建得这么好,疫情期间干部民警又不顾天寒地冻在这儿守着,不帮着做点什么我们总感觉过意不去。”尹小中说,守好泾川西大门,也有我们的一份责任。

  颜值“靓”了,口袋“鼓”了,脑袋“富”了,群众发展的心劲也更足了。

  朱忠喜告诉记者,他们今年还争取了270万元的蔬菜园区改造提升项目,对36座日光温室进行了维修改造,配备了滴灌、卷帘机,对钢架拱棚棚体进行了维修,更换了破损棚膜。他信心满满地说:“目前,工程已基本竣工,明年将会带动32户160人发展蔬菜产业,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我们要把枣林子瓜菜品牌打得更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