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陇原大地营商环境擦亮法治“底色”——2021年甘肃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2022/01/14/ 10:1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董金霞

□ 董金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使命。2021年,甘肃省法院积极作为和主动担当,聚焦完善制度保障、强化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延伸司法功能,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10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司法护航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公平透明 优化营商环境

  每一起案件都是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

  从严惩涉恶分子到保护知名商标;从企业破产重整到涉民生案件协调;从行政赔偿到涉疫情的复工复产……

  从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到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点”;从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到出台走在全国前列的《甘肃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暂行办法》……

  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务和保障就跟进到哪里。2021年,甘肃省法院围绕保障良政善治的实现,以办好每一起案件为抓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审判、执行思路,转变司法作风、激发市场创造力和活力,找准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能定位,让司法保障更加精准,成效更加显著。

12月1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点”授牌仪式。

  为此,省法院制定出台了《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1)》《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的意见》《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政法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十项措施>的意见》等制度规范,指导各中院进一步制定细化措施和推进计划24件,确保全省法院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预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围绕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制度规范,全省17个中院均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现了省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全覆盖,从领导机构、人员组成、职能协调、工作推进等方面理顺了工作机制。

4月26日,甘肃三级法院与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 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活动。

  全省法院坚持把审理涉企案件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着眼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特点规律,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导向作用,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结合实际,全省法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涉企信访案件化解,以及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债务案件集中执行专项活动,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重大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拓展职能 真诚服务企业

  为给企业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甘肃省法院制定了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的意见,营商办20余次深入有关部门、公司企业调研,就人民法院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协调相关工作的开展。

  除此之外,甘肃省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家召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座谈会、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等会议,开门纳谏,听取企业对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

  经过前期认真考察,我省法院首批选择4家企业,授予“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点”,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利长远、稳预期作用,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再次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司法保护机制,以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出台的《甘肃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办法(试行)》,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展现甘肃法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为和主动担当,一年来,全省法院共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举行“司法护航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251场(次),发布典型案例228件,走访企业1538家,解决问题3345个,充分释放能动司法巨大潜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通过发布与营商环境相关的涉恶犯罪、破产重组、不正当竞争纠纷等典型案例,全省法院积极引导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增强法治观念和防范意识,与全省法院共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升级服务 多元化解纠纷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省法院强化诉讼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下功夫解决纠纷诉讼耗时长、成本高、服务不到位、诉讼体验不佳等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努力创造便利诉讼条件,推进一站式建设。

  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全面应用网上立案、网上交费、网上庭审、电子送达等系统,深度应用甘肃移动微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繁简分流平台、跨域立案、12368等智能应用平台,实现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让智慧法院切实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形势下当事人打官司的需求。2021年上半年,全省法院民事一审案件平均审理天数进一步降低,比2020年同期减少19天,只有58天。

4月23日,甘肃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庭审观摩活动。

  针对涉企纠纷,全省法院坚持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争取将涉企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去年全省法院一二审案件调解率达到32%,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同时,还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融合优势,完善与仲裁、调解、公证有机衔接,积极推进“点对点”在线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我省已有2918家调解组织、1957名特邀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涉企纠纷诉前委派调解15600余件,消减企业诉累,降低解纷成本,以精准司法服务切实解决企业难题。

  审判提质 做到平等保护

  审理涉企案件是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全省法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强化市场主体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确保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法律适用平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理合同类案件260201件;促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审结证券、票据等案件3887件。依法监督行政机关履行行政允诺和行政协议,落实信赖保护原则。及时受理因招商引资、特许经营、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引发的各类行政协议案件,公正认定违约责任,通过司法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促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

采取线上方式为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案款

  与此同时,全省法院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哄抬物价、强迫交易等破坏公平竞争的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准确区分刑事犯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

  为让司法保障更加精准有效,我省法院因地制宜用好用活“府院联动”机制。在平凉市博爱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案中,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延伸诉讼服务职能,切实解决破产企业遗留问题,既实现了较高比例受偿,人民法院还积极协调工程验收单位、税务和不动产登记机关,共同帮助140户购房人登记办证,通过维护公民合法产权,保障民生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执法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进一步规范破产案件审理机制,兰州中院还出台了《清算与破产案件单独绩效考核办法》《破产管理人分级管理和考核办法》《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工作的实施办法》《破产案件预重整工作指引》《关于推进清算与破产案件快速审理的工作指引》等规定,为实现企业要素重新配置,生产资源有效利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

  执行加码 保障胜诉权益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彻底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全省法院持续开展执行攻坚,惩治违约失信行为,维护市场主体胜诉权益。制定出台了《甘肃省执行信访案件办理流程规范》《全省法院执行信访案件办理规定》,切实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格法定程序和适用条件,及时纠正明显超标的、超范围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措施,尽可能采取“活封”“活扣”,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被执行企业的不利影响。

  通过强化执行领域建章立制,制定《关于规范办理财产保全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对全省法院财产保全案件中多发易错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明确了相应的解决方式及途径;制定《关于规范办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的工作指引(试行)》,进一步规范全省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的办理,切实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组织开展了涉甘肃银行执行案件专项清理行动、金融债权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涉企业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整治顽瘴痼疾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执行行动,集中执结一批疑难复杂案件和“骨头案”“钉子案”,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省高院与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网络系统,定期推送31项77类涉企司法信息,深入推进甘肃省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全省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与38家执行联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密切协作关系。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建设和管理,对失信被执行人依法实行限高措施。每日向省政府信息中心政务外网推送全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鼎立信”推送与案件执行相关的公共信息。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围绕开好局起好步,全省法院将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完善司法政策举措,进一步提供精准服务,让每一起案件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全力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为服务保障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