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端午文化 厚植爱国情怀——庆阳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2022/06/05/ 16:1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郭睿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郭睿

  香包刺绣彩绳五彩缤纷,艾香粽香书香沁人心脾。六月初的庆阳,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庆阳习称“陇东”,位于甘肃省最东部,是甘肃地图“玉如意”钩头上的“灵芝”,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芳香四溢的香包、精美绝伦的刺绣、纯朴灵动的剪纸、粗犷豪放的道情皮影、脍炙人口的陇东民歌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庆阳五绝”。

  一诗一歌,礼赞伟大时代。端午节是追思赤胆忠魂的节日。在庆阳这片红色热土上,古往今来,“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的故事写不完、讲不尽,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和“爱国情怀”在这里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共青团庆阳市委举办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经典诵读比赛,旨在教育引导全市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红色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庆城县为弘扬端午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举办了“浓情端午节 香包传四海”文艺演出。西峰区兰州路街道育才路社区“燃燃志愿者服务队”20名小小志愿者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他们戴上志愿者袖章,在鲜红的队旗下,通过表演京剧、快板、朗诵等节目和竞猜互动游戏,共同庆祝“六一”。华池县列宁小学、柔远初级中学、合水县阳光苑幼儿园纷纷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主题班队课、手抄报、诵经典、采艾草、包粽子等多种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民俗、追思先贤志士、弘扬爱国精神、礼赞伟大时代,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少年儿童“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一米一叶,包出香甜滋味。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在庆阳农村至今还保留着端午节包粽子、吃黏米饭的习俗,寓意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今年的端午节里,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把传统节日变身为志愿服务日——西峰区全面启动第五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包粽达人”大赛暨端午公益行志愿服务活动,庆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树红带头参与,倡导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在宁县新宁镇马坪社区“包粽现场”,选手们个个手指翻飞,一缠一系,自己动手用香甜的粽子表达美好的节日祝福。正宁县西坡镇高红村两委和志愿服务队开展“粽香传情念党恩”活动,将一盒盒香甜的糯米饭、八宝团圆饭送到老党员、高龄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手中,与他们共享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甜蜜滋味。宁县新宁镇巩范村组织慰问了重度残疾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乐观面对生活困难。

  一针一线,绣出美好未来。在庆阳,端午节这天,孩子们的胸前、后背、肩上都会缀满各式各样标识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庆阳香包文化源远流长,集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于一体,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我国现存最早的“千岁香包”就出土于庆阳市华池县境内。近年来,庆阳市以香包产业为抓手,经过匠心设计、巧手制作,从个人佩戴到装饰挂件,从个体制作到规模生产,带着浓厚的陇东气息的香包,逐渐成为庆阳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是庆阳香包、刺绣等民俗产品火热销售的时节,庆阳市积极把香包刺绣生产加工作为振兴乡村带动农民致富的一项重要渠道,创新出了“分散生产、集中销售”的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通过设置扶贫车间、农户代加工等形式,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群众收入。庆阳花好月圆刺绣专业合作社,常年为刺绣爱好者提供免费培训,通过将半成品发放给周边的留守妇女,再按时回收成品的方式,不仅让妇女们学得一门手艺、找到致富门路,也持续打响了庆阳香包品牌。目前,庆阳各类民俗文化产品共有20大类5000多种,年生产900多万件,仅西峰区,就有香包民俗营销公司57个,生产大户200多户,从业人员12000余人,年销售额达到8000余万元。疫情期间,全市各香包刺绣龙头企业积极扩宽市场,通过朋友圈、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将庆阳的祝福送到全国各地。

  一翻一绕,编织幸福生活。庆阳是华夏农耕文化发祥地,时至今日,庆阳人依然保留着质朴的生活习俗,即使在工业化机械化程度日新月异的今天,手工艺品依然为大家所追捧所钟爱。端午节这天,除了戴香包、大人孩子的手腕脚踝上都会戴着用五彩丝线合成的彩绳——“花花绳”,“花花绳”由各色丝线合成五彩花绳,再与内含艾草、白芷、菖蒲等香草包在一起放置一两天,“花花绳”便自带芳香。在庆阳香包中,还有一个特别的门类就是“缠线粽子”,通过折壳、配线、盘线、成形、连缀、吊穗等几道工序,一个寓示祥和平安的“缠线粽子”就诞生了。端午节前,西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浓情端午巧手做香包”亲子体验活动,邀请香包绣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庆阳传统的“五彩粽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了解香包的绣制方法,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