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铺就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大道

 2022/07/14/ 08:5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盛夏时节,临洮县窑店镇万亩中药材长势喜人。

  近年来,临洮县窑店镇党委、政府按照“山坪洋芋川果蔬,全镇做强中药材”的发展思路,紧盯中药材育苗、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不断实施延链补链工程,推动中药材产值迈上亿元大关。

  窑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景纬说:“全镇中药材产值达1.5亿元,户均增收1.4万元。目前建成万亩党参标准化种植区3个,建成千亩柴胡标准化种植区3个,建成千亩党参育苗标准化区2个。”

  抓育苗,固产业之本。优质的党参苗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根本。以往农户从外县市场上自行购买的党参种苗,因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党参在生长中根易腐烂,严重影响全镇中药材产品质量和产量。

  2017年开始,镇上协调省上专家和临洮县农业技术人员尝试中药材育苗。经过多年试种,窑店镇中药材育苗正向着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在黑石湾村、滩汪村、北大坪村、杨家山村形成千亩党参育苗基地,在平线岭村形成百亩黄芪育苗基地。”王景纬说,有了自己育出的药材苗,群众可放心种植,药材质量有保证。

  党参、黄芪育苗基地的健康发展,为全镇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奠定了基础。

  抓种植,强产业之基。窑店镇以“三位一体”改革为引领,以辖区内龙头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建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产品严格按照“三无一全”(无硫加工、无黄曲霉素污染、无公害和全过程可追溯)要求实施种植,从源头上把好药材质量关,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0年,在杨家山村建成1000亩的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并建设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为全镇高规格发展中药材产业树立了样板。

  王景纬介绍,今年,镇上将以北大坪为中心,辐射带动7个北部山区村建成万亩白条党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黄家川村为中心,辐射带动窑店村、徐家铺村、阳坡村建成千亩柴胡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近年来,窑店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农业和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加快构建“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实现“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计划”提供农机装备支撑。

  窑店镇东四十里铺村陇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应江介绍,村级合作社建成后,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利用多元化管理、灵活的经营方式,实现效益最大化,合作社每年至少将5%的利润充实到村集体经济。

  近日,投资380多万元的北大坪村中药材延链补链项目获得批复,将于近期开工建设。该项目集清洗、贮藏、保鲜、晾晒、烘干、交易、农残检测、切片加工等为一体,建成后将进一步规范全镇中药材贮存,提高加工标准和质量,延伸中药材加工和交易链条。

  抓销售,拓产业之路。相对稳定的中药材价格是群众持续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根本内生动力。窑店镇坚持“线上”“线下”齐抓共管,保护群众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依托合作社,采取“订单式”收购中药材鲜条,帮助急需资金回笼农户获得直接收益;用活保鲜库、烘干房、晾晒场等集体资产,为种收大户提供最大便利;依托“临洮珍好”区域品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土生土长的中药材搭上互联网的时代快车,实现产值最大化。

  据了解,该镇参与“订单式”交易的农户占全镇种植户的60%,在淘宝注册发展标杆网店18家,在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注册运营网店200余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未来,窑店镇党委将紧盯产业发展这个“顶梁柱”,在发展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在营销体系上不断加大投入,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