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助农卖枣鼓起农民“钱袋子”

 2022/11/18 08:4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滕爱琴 冯文强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滕爱琴 冯文强

  枣香四溢,又是一年丰收季。连日来,靖远县石门乡在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积极联系企业、合作社等,发挥本地企业引领作用,深入各村收购大枣,帮助枣农解决红枣销售问题,助农增收解民忧。

  在靖远县农汇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枣农们正忙着晾晒、分拣、装箱、称重、装车,现场一派繁忙,一箱箱石门大枣正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企业积极主动与枣农对接,加大对石门大枣的采购力度,帮助枣农拓展销售渠道。由于今年科学管理,石门大枣品质比往年更好,我们对今年的红枣收购也很有信心。在石门乡小口、茨滩、坝滩村收购大枣,主要发往河北、哈尔滨等省市,并出口韩国。”靖远恒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生宝说。

  以实际行动彰显社会责任,靖远恒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短短一个月内,已累计销售大枣100多万斤。

  “今年我家30亩大枣迎来丰收,刚晾晒好就被企业收购了,价格也很合理。大枣不愁卖,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石门乡茨滩村村民刘永辉高兴地说,明年要继续努力,把大枣的品质保证好,争取持续增收。

  靖远种植大枣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石门、双龙两乡。石门“小口大枣”栽培历史悠久,特有的河谷川地、红胶黏土、山泉灌溉等自然条件,赐予了鲜枣果大粒重、香脆可口,干枣久放不坏、肉厚味浓的独特品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全国林果产品博览会金奖”“甘肃省十大名果”等称号。

  每一颗红枣都寄托着枣农们的无限期望,红枣成长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枣农的心弦。如今,靖远石门“小口大枣”名声在外,成为红枣市场上的“风景”,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