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金蓝绿绘制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2/11/29 10:1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周光耀

  古浪县北邻腾格里沙漠,日照时间长,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的理想之地。近年来,古浪县抢抓“双碳”机遇,构建沙漠能源生态圈,以立体光伏治沙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治理共赢发展,以金、蓝、绿三种底色绘制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在古浪县新堡乡兴民新村1.8兆瓦联村电站,一排排蓝色的单晶硅组件板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格外耀眼。这是古浪县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优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促进群众增收的一种方式。

  古浪县西靖镇兴民新村党总支副书记魏育苹说:“我们村以前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没有稳定的村集体收入。2017年开始推广安装光伏发电项目,加强政策宣传,村民们积极接受,光伏发电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部分。截至目前,建成1.8兆瓦村级光伏发电站,电站并网发电以来,共结算收益资金580多万元,带动1000户群众增收致富,每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光伏发电不仅促进了产业兴旺,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吸引人才回流为发展“输血”,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村民收入显著提升,持续增收更有保障。“光伏项目实施以来,老百姓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之前我每年有3000元的收益,今年聘到村上的公益岗,预计能有6000元的年收入。”西靖镇兴民新村村民杜艳说。

  据了解,2015年以来,古浪县累计建成光伏电站209座,总投资37584.23万元,总装机容量48.89兆瓦。8座村级电站共发电14917.6万度,结算税后收益资金9136.2万元,扣除电站运维管理费用后,拨付到88个脱贫村光伏收益资金8347.6万元,为88个受益村平均增加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每年带动4886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0座户用式分布光伏电站除自用电外,户均年增收光伏收益资金2400元以上。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七道沟,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光伏板在日光沐浴下,给沙漠赋予了生命的脉络,静谧中,光影与电流正在交织涌动着。这里是甘肃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古浪县30万千瓦光伏治沙产业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治沙面积共1.3万亩,种植芍药1200亩,建设碳汇林(防风林带)2400亩,以及牧光互补养殖区等工程,总投资16.0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年发电收益1.5亿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60694.11吨,二氧化碳减排5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1.5万吨、氮氧化物减排0.7万吨。在生态治理方面,通过在板间种植花棒、柠条、四翅滨藜,板下和板间混播沙米、沙打旺、苦豆子等沙生植物,采用牧光互补模式养殖绵羊、生态鸡,着力打造光伏治沙样板工程,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共赢目标。

  今年3月,由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提出,武威市政府主导实施的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在古浪县黄花滩落地试点,其中由甘肃亿恒建设的治沙产业示范项目正是试点项目之一。项目占地总面积1.3万亩,主要采取“光伏+”的新型产业化模式,在做到生态治理的同时,将古浪的地理资源优势应用变效。自试点项目落地以来,古浪振业、古浪绿洲和甘肃嘉年等多家光伏发电企业达成共识,致力于以电为媒,变黄沙为金沙。

  据了解,近几年,古浪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进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实现绿色能源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了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