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平川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马军华 贾小东)近年来,平川区着力谋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让大棚经济撑起群众“致富伞”,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在宝积镇魏家地村,路边连片的温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走进草莓种植大棚,温暖湿润的空气夹杂着馥郁的草莓香味扑面而来,一个个鲜红、饱满、娇艳欲滴的草莓散发着阵阵清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
随着头茬成熟的草莓抢“鲜”上市,种植户张晓高也忙得不亦乐乎,他说:“我去年总共种了两棚草莓,有水蜜桃、奶油、巧克力、香莓等6个品种。像这个香莓,它的特点就是吃起来浓郁清香。最近学生放假了,前来采摘的市民也不少。”
宝积镇魏家地村良好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草莓种植,该村瞄准草莓上市早、市场需求量大、适宜采摘等优势,不断引进新品种,以统一施用农家肥、放蜂授粉等种植技术不断提升草莓品质。该地的草莓以口感好、个头大、甜度高为特点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除了消费者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外,还能接到大量网络订单。张晓高说:“我们通过线上发朋友圈、抖音、快手等,让更多的顾客了解我们的草莓。最近线上的订单很多,我们也是随摘随发,确保顾客收到的草莓新鲜。”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平川区不断在大棚种植上做文章,深入挖掘特色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将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